2月25日,由中铁十八局集团五公司负责施工的昌景黄高铁瑶里隧道无砟轨道顺利完成铺设,标志着连接江西、安徽两省的昌景黄高速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重要突破,为后续铺轨打开通道、确保年内具备通车运营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昌景黄高铁西起江西省南昌市,途经上饶市、景德镇市,东至安徽省黄山市,全长约289.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桥隧比达87.3%。五公司负责其中单线约37.1公里的无砟轨道施工任务,线路横跨安徽、江西两省,无砟道床铺设共计约74.2公里,包含9座隧道、26座桥梁、24段路基。
地处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交汇处的瑶里隧道,全长9.736公里,是昌景黄高铁江西段最长的隧道,在无砟轨道施工中面临工程量大、精度要求高、作业空间狭窄、物流运输难等诸多挑战,工程建设面临严峻考验。面对挑战,项目团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工序衔接,实现隧道内单线最高单日铺设道床280米,提前打通了铺轨通道。同时,施工团队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和全程数字化监控,持续加强现场盯控和反复核验,将无砟轨道精调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
为助力昌景黄高铁早日通车,项目团队针对不同结构物施工特点,通过计算各工序施工时间、物流运输距离长短,不断优化施工组织、狠抓工序衔接,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专项施工方案,加强工装调配,把有效时间效能发挥到最大。当前,项目团队已将施工人员增加到1200余人,实行3班倒作业,24小时进行施工,确保15个工作面快速推进。
面对点多面广、结构物复杂等诸多挑战,项目部党支部组建了党员突击队,让党旗进隧道、上桥梁,党员干部带头靠前指挥,高效调配各项生产要素,抢晴天、战雨天,同时做好劳务队的工作服务保障,第一时间解决生产难题,加快工程建设。
据悉,昌景黄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与合肥至福州,杭州至黄山高铁相联通,构建起赣中、皖南连接长三角区域又一条重要的快速客运通道,届时将结束乐平、余干等多个革命老区不通高铁的历史,对于活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建设,完善区域高铁交通网、拉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