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在聊城西至莘县区间,济郑高铁山东段首条接触网导线顺利完成架设,标志着济郑高铁山东段全面进入线上接触网施工阶段,为全线牵引供电系统的投入使用创造了条件。
高铁接触网导线是高铁线路输送电力的“大动脉”,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高铁列车的安全运营。为确保接触网导线架线顺利进行,承建济郑高铁“四电”施工的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济郑项目部,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规范施工,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合理调配生产资源,以精细化、标准化施工精心打造精品工程,从工程创新理念、细化措施的“立标树样”,到施工中的“精雕细琢”,从组织专业人员专项技术交底,到全员签订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及质量红线管理承诺书,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工艺完美的有效考核,让“牵手”济南、郑州两座省会城市的新建高铁成为质量上的精品、外观上的“工艺品”。
“济郑高铁全线统一采用恒张力放线车进行接触网导线架设,该车具有较高的张力控制精度和灵敏度,架设的接触网导线每米平直度精度整体控制在0.05毫米内。”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济郑项目部总工赵贤华介绍。在施工现场,接触网架线作业车的轰鸣声、指挥调度声此起彼伏,随着电机的转动,长长的铜导线在七八名作业人员的有序操控下标准入位,起锚、挂线、紧线、落锚……经过1小时的紧张施工,接触网首条导线顺利完成架设。此时,技术人员标准复测,各项数据符合规范,一次达标。
济郑高铁山东段是2023年国家及山东省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线路起自京沪高铁济南西站,向西至山东省与河南省省界,途经聊城、德州、济南,设莘县、聊城西、茌平南、长清、济南西5个站点,正线全长168.403公里。同时,该项目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山东省“四横六纵”高铁网的西部出省通道,济南“米字型”高铁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济郑高铁山东段的施工由线下的路基、桥梁、轨道板铺设、站房、铺轨、四电等施工,全面进入了线上接触网的作业,安全、质量可控,工期按计划有序推进。时速350公里的济郑高铁建设,将济南至郑州的时空距离将缩短至1.5小时,届时必将对两座省会城市间的联系,促进沿途城市融合发展起着重大的意义。
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交通运输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埋头苦干、担当奉献,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基础设施 (一)铁路。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8%,电化率为76.2%。 图1 2020-2024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二)公路。 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9.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35万公里。 图2 2020-2024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 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534.4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46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97.3%、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7.75万公里、增加1.53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14.2%、提高0.1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9.07万公里、增加0.70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