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由中铁四局二公司承建的贵南高铁贵州段五标甲良三号隧道完成无砟轨道施工。至此贵南五标无砟轨道全部拉通,为贵南高铁2023年内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贵南五标管段全长39.55公里,设计有隧道20座(长12352延米),以Ⅳ、Ⅴ级围岩为主,开挖难度大。特别是甲良3号隧道出口掘进至DK145+565里程时,发现开挖面前方存在一个巨型溶洞,洞壁和溶洞顶板浅层存在掉块和局部坍落风险。
为确保甲良三号隧道顺利施工,项目部多次召开专家评审会和方案讨论会,精心研制“拱隧一体”施工方案,并自主设计一种隧道有限空间内垂直运输的桁吊装置,解决开挖过程中的弃渣、材料、机械的运输难题,全面提升施工效率。
在面对洞壁和溶洞顶板浅层存在掉块和局部坍落安全风险时,项目QC小组对施工方案进行多次优化,采用隧道拱部施作全粘型锚索方案,充分利用围岩自稳能力,牢牢锁住溶洞顶板,进一步保障安全施工“零”事故,为后续无砟轨道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每天清晨,一列列紫色“长龙”迎着朝霞,穿梭在城市之间,伴着运河涛声,驰骋于江淮大地,演绎着淮安城市交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近8年来,淮安有轨电车引领着绿色出行新风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轨电车沿线不少乘客均对有轨电车运营表示十分满意,目前淮安有轨电车又快又准,乘车体验也很舒适。 淮安有轨电车行驶速度从35km/h逐步提升至70km/h,全程运行时间从66分钟缩短至48分钟,电车运行速度的逐步提升,市民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小火车”每天开行280列次左右,运营近18小时,无论风雪交加的冰雪严冬,还是炎热难耐的酷暑盛夏,它总能如期而至。 有轨电车从主城区出发,穿越繁华街道,畅行在生态宜居新城,奔跑于文脉悠长的古城,它宛如一条紫色的丝带,连接城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有轨电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城区间的时空距离,让“三淮一体”联系更加紧密,市民乘坐快捷的有轨电车出行,无论是休闲购物,或旅游探亲,还是品鉴美食,都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旅程。 截至目前,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累计安全运行超1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近5400万人次,日最高客流超5.5万人次,单线客流量全国领先。无论是速度、安全,还是服务,淮安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