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客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1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应收账款偏多,有没有相关单位支持解决?
答:整体来看,公司的应收账款处于行业中等水平,公司也在积极通过加强内控管理、精细业务流程等措施,不断提升公司运营质量及水平。
问:公司产品远销海外,在持续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公司产品在国际上影响力如何?销量是否会有增长的预期?
答:经过多年全球化布局,公司产品足迹已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 ” 一带一路 ” 倡议及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机遇下,公司海外市场占有率在持续攀升,正以技术创新与本地化服务优势,向全球客车行业领军品牌的目标坚实迈进。
问:介绍一下公司客车最新技术的应用
答:公司在旅团客车、燃料电池、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平台研发等方面,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车载芯片全部使用 ” 中国芯 “,打破国际垄断。不断提升先进的智能制造水平,依托山东重工集团资源优势,搭载黄金动力组合,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产品方案,集成技术和控制技术保证了为客户提供高效、节能、可靠的服务。
问:中通客车在山东重工解决同业竞争中起什么作用?
答:感公司将一如既往的做好主业,对您所提问题我们将对此持续跟进,如有相关进展公司将及时公告。
问:请公司未来准备在哪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来使公司发展更好?
答:随着客车市场的不断变化,客车产品技术逐步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未来公司将坚持深耕新能源技术路线,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挖国内、海外主流市场产品需求,坚持产品优化升级,推出和市场需求适配度更高的系列产品;致力智能网联新业态,助力公司转型升级;完善市场布局,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问:公司在投入研发上有什么突破?无人驾驶技术是否与其他团队合作开发?
答:公司持续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在新能源、节能、安全等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持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公司结合产品和市场需求,研发和应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不断提升整车的智能化水平。 2020 年,获得山东省首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实现了无人驾驶客车在开放道路运行。目前与多个团队合作开发,已推出四代智能驾驶客车,先后在聊城、济南、青岛、天津、北京等地开展示范运营,打造智慧出行新模式。
问:请公司与亚星的同业竞争是否有进展
答:公司将对此持续跟进,如有相关进展公司将及时公告。
问:“两通三龙”各有所长,中通客车的相对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60 余年的深厚历史积淀,中通客车已构建起多维度竞争优势,不仅铸就了卓越的品牌影响力,更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与市场口碑上形成独特优势。 尤其是当前依托山东重工集团的强大产业协同效应及国有企业的信用背书,公司在研发资源整合、国内外市场及产业链协同、政策支持等方面具备显著的平台与渠道优势,能够高效链接行业优质资源。
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交通运输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埋头苦干、担当奉献,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基础设施 (一)铁路。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8%,电化率为76.2%。 图1 2020-2024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二)公路。 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9.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35万公里。 图2 2020-2024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 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534.4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46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97.3%、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7.75万公里、增加1.53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14.2%、提高0.1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9.07万公里、增加0.70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