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个月的路线测试及试运行,新一批氢能源公交车在武汉经开区正式上线运营,众宇为这一批氢能源公交车提供氢燃料电池系统配套,助力武汉市民开启氢出行生活!
据了解,这批氢能源公交车共20台,今年1月交付后开始路线测试工作,并于3月底上线运行,目前已实现单车无故障运行平均1万公里左右,覆盖689、221、695三条公交线路,连接起沌口、军山新城和汉南三个地方,绘出一幅武汉经开区氢出行生活美图。这是武汉市在氢能应用方面的又一大重要动作。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氢能产业的城市之一,武汉将氢能产业列为六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形成“科技研发+上游制氢+中游储运+下游应用”全产业链覆盖、聚集了40余家氢能企业及科研院所,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已进入中试到产业化的加速过渡阶段。今年3月底,继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之后,武汉市发布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氢能产业链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100家,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达到3000辆,建成加氢站35座以上——这意味着,未来2到3年,武汉氢能产业将开足马力“加速跑”,中国氢能之都将在武汉强势崛起。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全面掌握核心技术的燃料电池专家、本土氢能产业领军企业之一,众宇为这批氢能源公交车中的14台提供了燃料电池系统,加满一次氢气只需要十分钟左右,可以跑500公里左右,全程零碳排放、零污染。
此次搭载的众宇TWLQ系列燃料电池系统,基于水冷/石墨极板平台开发,功率覆盖30-120kW,能在-30度的低温环境下启动,可适用于各类城市公交/客车、轻/中/重型载货/物流车、牵引车等。
截止目前,众宇TWLQ系列燃料电池系统已在东风、一汽、开沃、吉利等国内主流汽车厂家数十款燃料电池客车、卡车或专用车上实现配套并进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公告目录,在公交、通勤等领域批量投放进行示范运营,2019年底和铁龙通勤合作投放的中国首批10台燃料电池通勤车每天穿梭于中国地质大学的各个校区之间,已连续运行超过100万公里。
接下来,由众宇配套的燃料电池园林车、洗扫车、垃圾车等专用车辆即将陆续交付,开启城市环卫绿色低碳之路,助力武汉这座氢能之都强势崛起!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