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公交公司召开专题会议,确定贵阳公交在坚定“公益性+市场化”发展理念的同时,将从公交线路重组优化、丰富产品、公司考核方式三大发展方向发力,促进贵阳公交高质量转型发展。
贵阳公交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林介绍,目前传统公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已经到了必须变革转型、不得不改的关键时刻。贵阳公交也将从传统公交向现代公交转变,常规公交向智慧公交转变。今后主要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以大数据、智能手段为主的运营模式,丰富公交服务品种,满足日益增长的品质化出行需求,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贵阳公交今后将围绕“强省会”行动、“一圈两场三改”建设,重构公交出行体系。将公交出行融入到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把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与老百姓工作、生活,娱乐圈结合起来。在“公益性”基础上衍生的多元服务,实施“公交+N”战略,叠加多重服务,以高品质服务增强公交竞争力。
据悉,贵阳公交将围绕“骨干+接驳”精简线网思路,在空间层面体系性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对高重复度通道线路进行整合,把异构、针对特定乘客低频服务的运力,整合成同构、高频的有效服务。针对中长距离出行需求,采取灵活运调组织,提升公交运营速度。开通定制公交、商务巴士、企业通勤专线、旅游专线等多样化公交服务,向市民提供的高品质的、按照市场化优质优价原则计价收费的公共交通服务等。打造公轨融合工程,建设按照“零距离”换乘要求,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方便快捷换乘,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与铁路、公路、民航等对外交通之间的有效衔接。
同时,开展智慧公交大脑二期建设。基于人、车、场、站、路五要素感知数据,建设智慧公交大脑平台。利用多源交通大数据,分析市民及公交客流出行特征;建设公交线路站点优化决策子系统,为系统、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提升智慧调度系统,实施智能化、自动化动态排班调度,持续减少运营调度人力成本,提升公交运营调度管理效率。
“我们还将以市场化运作为原则,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围绕‘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增有减’构建公交运行管理机制,建立正向淘汰机制等。”孙林说。
1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7月交通运输行业主要统计指标。数据显示,2022年7月,公路客运量34184万人,同比下降25.3%;公路旅客周转量251.5亿人公里,同比下降28.9%;公路货运量327390万吨,同比下降3.8%;公路货物周转量5957.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7%。 7月,水路客运量1701万人,同比下降12.5%;水路旅客周转量3.4亿人公里,同比下降18.5%;水路货运量73899万吨,同比增长7.2%;水路货物周转量9918.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0%。 7月,全国港口旅客吞吐量428万人,同比下降18.6%;货物吞吐量134002万吨,同比增长5.7%;集装箱吞吐量2636万TEU,同比增长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