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12时50分,历时60分钟,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济郑高铁右线跨经十西路特大桥(64+64)米T构转体桥顺利完成转身,标志着济郑高铁(山东段)最后一座转体桥成功转体,为全线贯通及开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由中铁十局承建的郑济高铁右线跨经十西路特大桥位于济南市市中区,上跨济南市经十西路、水白铁路、京沪铁路,是济郑高铁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之一。其中153#墩(64+64)米T构转体结构上跨水白铁路、京沪铁路,跨径为(64+64)米,与铁路线斜交角度为46.5°,主墩高16米。主梁长128米,宽7.3米,重6500吨,采用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梁高及底板厚度采用二次抛物线变化,最高处7.2米,最低处3.8米。
据中铁十局济郑二分部负责人李贤锋介绍,由于转体系统安装时间长,精度要求高,混凝土浇筑的控制要求严,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指导施工,强化安全质量和过程管控,确保转体万无一失。
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多方协调,把好每道工序的安全质量关,有力保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尤其进入今年7、8月份以来,全体参建人员克服持续高温、连日降雨、疫情防控、工期紧张等困难,发扬中国中铁“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力争在不远处刚刚完成的国内首次跨既有铁路导梁整体吊装——济郑高铁上跨京沪高铁钢箱梁的“见证”下,再次完成挑战。
济郑高铁是山东省与河南省规划建设的一条高速铁路干线,起自郑州东站,止于济南西站,是山东“四横六纵”综合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米”字形高铁网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济郑铁路山东段正线全长 170 公里,共设车站 5 座,分别为接轨站济南西站、长清站、茌平南站、聊城西站和莘县站。项目建成后,济南至郑州时空距离缩短至1.5小时,极大便利两地居民出行,拉动中东部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本次转体桥梁是整条线路的必经之地,对后续施工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