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江苏省“信用交通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全面开展“信用交通城市”建设,系统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新型监管和社会服务机制,全力支撑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方案》明确,通过“信用交通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级层面交通运输信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信用组织管理更规范;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和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推进信用信息更高质;强化信用在行业管理和执法监督中的融合应用,推进信用治理更高效;拓展守信惠民创新应用,推进信用服务更暖心。到2025年,江苏将建成一批“信用交通城市”,持续保持“信用交通省”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方案》,江苏将推进跨部门跨区域交通运输信用协同和一体化,建立完善信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和信息交流机制;加大交通运输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力度,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公开,加强交通运输信用主体信用评价;推广信用承诺和践诺监管,推动应用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推广应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强化交通运输失信行为管理,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监督检查。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15日(春运第9天,农历腊月二十四)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114.1万人次,环比下降2.7%,比2019年同期下降46.8%,比2022年同期增长47.2%。其中: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11.1万人次,环比下降1.0%,比2019年同期下降17.8%,比2022年同期增长32.1%。 >> 公路发送旅客3134万人次,环比下降3.1%,比2019年同期下降51.7%,比2022年同期增长53.8%。 >> 水路发送旅客35.6万人次,环比下降9.1%,比2019年同期下降69.2%,比2022年同期增长3.3%。 >> 民航发送旅客133.4万人次,环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下降23.9%,比2022年同期增长38.4%。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139.6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655.8万辆次,环比增长0.9%,比2019年同期增长6.4%,比2022年同期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