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近日,丽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 “2022安全生产月”暨丽江城市综合轨道交通一期工程(1号线)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轨道交通1号线2号基地举行。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古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玉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丽江雪山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以及各参建单位代表12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参建单位承诺将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好安全质量宣誓、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施工意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隐患排查与治理,誓将丽江城市综合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成为安全、文明工程。
丽江雪山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代表表示,将加强员工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筑牢安全防线,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切实当好第一责任人。
丽江雪山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彬说:“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公司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切实当好第一责任人,为丽江城市综合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主要负责安全质量,从安全生产、质量把控、文明施工等方面来保证生产的安全,安全大于一切,安全是稳定生产的保障,下一步我们会加大安全设施、安全人员、安全费用等方面的投入,来更好地保证安全生产。”中铁八局集团丽江项目部安全总监李占强表示。
记者了解到,丽江轨道交通1号线由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广州地铁共同投资建设运营。目前该项目采取有力措施,克服雨季施工困难,加快车辆基地装修和轨道工程建设,风水电设备安装及调试、电力电缆敷设、供电及信号设备安装工程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全力冲刺年底开通运营目标。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