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设计时速350公里上跨既有高速铁路隧道——平公山隧道顺利贯通,为汕汕铁路后续架梁及无砟轨道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平公山隧道全长1006.31米,在汕尾市赤坑镇境内,从既有线厦深高铁屏峰山隧道的上方穿越,二者斜交角度15°8′,最小净距16.545米,交叉影响段共计320米,是汕汕铁路重难点工程和控制性工程之一。
铁投集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集团管内重点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要求全集团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群策群力,抓牢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平公山隧道近距离上跨正在运营的高铁隧道爆破施工,无经验可借鉴,为确保施工安全,铁投集团将平公山隧道列为极高风险工点,进行安全提级管理,并在4月20日组织对该隧道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导大检查,同时通过视频方式连线现场,召开全集团安全生产会议,进一步绷紧安全生产的弦。
由于平公山隧道与正在运营的厦深高铁隧道净距仅16.545米,实施爆破施工难度高。为此,项目建设单位广汕铁路公司积极协调厦深高铁运营单位、汕汕铁路参建单位,深入了解、广泛调研,对既有屏峰山隧道现状进行详细摸排,布设监控量测点、安装爆破振动监测仪、自动化监测测量机器人对其进行监控,同时召开多轮专家论证会,最终确定在上跨影响段落利用既有线“天窗”时间采用电子雷管微差控制爆破方案,控制振速不大于1.5厘米/秒。
“天窗”要点爆破期间,广汕铁路公司多次开展专项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根据爆破点与既有线位置关系及围岩情况,动态调整爆破钻眼、装药量及起爆间隔时间等爆破参数,保证既有线监测到的爆破振速满足要求。每次“天窗”爆破,广汕铁路公司会同各参建单位及广铁集团有关站段组成联合值班组,现场值班盯控,爆破后检查组按照分工立即对屏峰山隧道进行全方位检查,保证既有厦深高铁的运营安全。施工期间,该隧道累计“天窗”要点爆破77次,安全完成了97.6米的爆破掘进任务。为进一步减少对既有隧道结构安全影响、加快施工进度,在临近既有隧道正上方范围时,广汕铁路公司组织参建单位深入研究和试验,采用 “微振微差控制爆破+机械开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掘进,全力将施工对既有线隧道影响降到最低,保证了既有隧道安全的同时提升了施工效率,保障了平公山隧道的安全有序贯通。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