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为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新生态、校企合作迭代升级新路径,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展,学校与中车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发起,牵头成立全国轨道交通数智化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提升服务行业及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1月10日上午,学校在高新校区博爱厅举行主题为“共融·共创·共生·共赢”——全国轨道交通数智化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陕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周杰、渭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吕智勇、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赵鹏、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华琼、学校校长韩小卫,以及来自全国80余家行企校领导,学校教职工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李林军主持。
会上,韩小卫致辞,他介绍了学校情况、阐述成立产教融合体的重要意义和举措。他指出,当下数智化运维是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学校聚焦其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等80余家相关单位,牵头成立“全国轨道交通数智化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学校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牵头单位的带动协调作用,全力搭建产教融合对话平台,探索共同体建设有效路径,与成员单位精诚合作,形成产教融合发展格局。
赵鹏致辞,他介绍了学校情况,指出全国轨道交通数智化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为相关领域教育与产业协同搭建重要平台。他表示,北京交通大学将发挥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和兄弟院校、行业企业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开发教学资源,推进人才培养,开展科研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希望借助平台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助力行业发展。
余华琼致辞,她介绍了公司情况并讲到,八维通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工作。此次牵头与北交大、陕铁院推动全国轨道交通数智化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旨在深化合作,衔接产业链、教育链与人才链,让职业教育与产业、技术同步发展。她表示,八维通将发挥资源优势,和院校紧密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技能培训、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等工作。
吕智勇致辞,他介绍了渭南情况,指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与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渭南市立足区域特点,积极优化职业教育定位、深化改革、构建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他表示,渭南将全力支持全国轨道交通数智化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制度、分配资源,探索产教融合新生态、校企合作新路径,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周杰讲话,他指出,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意义重大,是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服务区域与产业发展的关键载体。陕西省积极贯彻部署,出台诸多政策文件,已培育建设一批相关项目,有力支撑产业布局。同时就成立的轨道交通数智化运维行业共同体,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增强“内驱力”,企业要发挥牵引作用,做好基础工作并加大投入、开放资源协同育人攻关;二是强化“协同力”,共同体要落实“四个合作”,创新机制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三是激发“原动力”,学校要服务产业发展,融入“双高”建设,对标需求培养人才。同时强调当前处于“双高”遴选关键期,希望陕铁院抓住机遇,借共同体建设汇聚力量,深化改革,打造成果,推动学校更好发展。
大会举行了全国轨道交通数智化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周杰、吕智勇、余华琼、赵鹏、韩小卫共同上台按下启动按钮,标志着共同体正式成立,它有利于精准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结构优化,深化职教改革,增强行业协同,服务区域经济,提升行业影响力,促进多方共赢,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还宣布了全国轨道交通数智化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单位名单,并对单位进行授牌。同时为课程开发中心、虚拟教研室进行揭牌,开启了这两个板块发展的新征程。同时聘任了6名产业教授,进一步充实共同体的专业力量。大会还为“八维通杯”优秀教育教学改革论文、案例获奖者进行了颁奖,对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与鼓励。
会后,与会嘉宾参观了学校。全国轨道交通数智化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揭牌成立,为进一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集聚“政行企校”四方优势资源,促进产教双向互融、双向赋能、双向提升,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助力“教育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关推荐:轨道交通展展位预订 轨道交通展免费报名参观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