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北段工程建设迎来重要进展,首列车顺利抵达珠江路车辆段,标志着5号线北段列车交付工作正式启动。
在5号线南段既有列车的基础上,5号线北段新增23列车,列车沿用6辆编组型式,外部沿用黄绿线条,最高运行速度为80公里/小时,全线平均旅行速度不小于37公里/小时。车辆外形为国内先进的B型“鼓型车”,车长19米,车宽2.88米,每列车最多承载2054人,车体采用铝合金全焊接结构,结构设计寿命不小于30年。
5号线北段列车和南段列车一样,外部涂装采用水性漆,更环保美观;列车车厢端部设置USB充电接口,可方便乘客为手机等电子设备充电。同时,沿用5号线南段列车的照度自动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外部光线自动调节车厢内的灯光亮度;牵引系统采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提高效率,减少后期运营维护工作量。
5号线北段首列车于2021年12月8日开始生产,在首列车总装过程中,合肥轨道集团突破重重难关。一是为尽可能降低新冠疫情对设备生产造成的影响,不断压实供货商生产进度,确保按期完成整车组装。二是联合参建单位制定电缆、连接器专项检查方案,每周开展一次电缆专项检查,在列车出厂前进行连接器普查工作,确保预埋、隐蔽工程零问题;三是在车辆调试过程中与5号线场段工程积极协调,现场科学组织、精心统筹开展流水作业,克服了停车场列位紧张、试车线资源紧缺等问题,推动5号线北段首列车顺利交付到段。
5号线北段首列车完成交付后,将在珠江路停车场进行开箱、调试等工作,确保车辆各项功能、指标正常,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5号线北段13座车站已全部主体结构封顶,26条盾构单线区间已全部贯通,轨道铺设已完成28.763千米,占总量的82%;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已完成总量的54%。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