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轨道交通>正文

党建引领“四心四力” 保障435公里地铁安全 武汉地铁桥隧公司致力做好世界级地铁守护者

分享到:

435公里的地铁隧道、桥梁,通达武汉三镇,分布在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有的深埋地底,有的悬于半空,有的身处闹市,有的远在郊区。它们的身体结构是否安全,出现病害能否及时发现和维修,发生险情能否及时急救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武汉地铁的运行安全、市民出行安全、城市安全。

在武汉地铁集团,正是武汉地铁桥隧管理有限公司承担起了全市地铁运营线路土建结构维保和应急处置等重要工作,成为地铁安全的守护者。这支成立刚满5年的国有企业,80人的团队平均年龄30岁,何以担起如此重任?战斗力又从何而来?

“全靠党建引领!”

武汉地铁桥隧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万勇介绍,该公司充分运用武汉地铁集团“三驱三化”党建工作法,结合企业地铁安全维保和应急抢险的职责使命,探索形成了“四心四力”工作法,即:

——用“枕戈待旦、每日清零”的恒心提升团队组织力,安全守护“万里长江公铁第一隧”1369天;

——用“招之能来、战之能胜”的决心提升抢险战斗力,建立覆盖435公里武汉地铁线网的快速应急抢险圈;

——用“日拱一卒、终有所成”的耐心提升技术创新力,使武汉地铁土建维保的科技含量走在全国前列;

——用“国企姓党、造福人民”的初心提升责任担当力,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国企联村”样样争先。

正是通过锤炼“四心四力”,武汉地铁桥隧管理有限公司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有效提升了武汉地铁安全维保和应急处置的质量和效率,守护了435公里地铁线网、累计数十亿乘次出行旅客的安全。

恒心提升组织力 1369天分秒不离守护超级工程

6月28日,走进武汉地铁桥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地铁桥隧公司)长江公铁隧道运维中控室,三四米高的大屏幕上正显示着隧道里373路摄像头拍回来的实时影像,可以完整记录一台车从驶入到驶出隧道的全过程,无盲区、无死角、无断点。

“目前,隧道公路层日均车流量达到4万辆,历史最高单日车流量近6万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电脑系统会自动识别并报警,值班员也要时刻紧盯、辅助判断,确保救援车2分钟出动,10分钟救援。”中控室值班班长葛望明形容,整个中控室就像长江公铁隧道运维管理的大脑,各类摄像头、传感器、监测仪则是延伸出去的神经网络,串联起4.6公里隧道里15130台套设备,涉及照明、强弱电、通风排烟、视频监控等不同系统。“值班员的任务就是通过这些设备反馈回来的信号指标,迅速判断出隧道的安全运行状态,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置。”

武汉长江公铁隧道是我国首条公铁合建隧道,建设期间因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施工难题,被誉为全球性的超级工程。通车后,全长4.6公里、直径超过15米的大型隧道深埋在长江江底数十米的位置,经受江水冲刷等考验。同时,隧道公路层日均车流量达4万台次,地铁层每天有武汉地铁7号线列车往返穿梭,各类风险因素交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长江公铁隧道的建设难度是世界级,运营难度同样是世界级,与此相对应,我们必须建设起一支世界级的维保团队,才能确保隧道安全运维无虞。”万勇介绍,自2018年起,该公司逐步组建了一支37人的运营管理团队,负责长江公铁隧道的运营维保工作。其中党员10人,团员18人,平均年龄27岁。“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我们成功将整个部门锻造成一支组织性极高、战斗力极强的维保铁军。”

同时,团队还要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夏季防汛、冬季防雪、春秋两季防雷击,日常防范交通事故,还要应对渗水、危化品泄漏等特殊情况。”运营管理部工程师付开源介绍,部门所有成员必须将43个分项的应急处置方案烂熟于胸,还要“两天一小练,五天一大练”,确保能力、意识随时在线。

自2018年10月1日长江公铁隧道通车运营以来,公司运营管理部值班调度人员坚持全天候值班,24小时巡查、72小时处理制度,截至目前安全运营隧道1369天。

决心增强战斗力 应急铁军快速覆盖地铁全线网

除长江公铁隧道外,桥隧公司还承担着武汉市435公里在营地铁线路的应急抢险任务。

“全线网任何一处地方发生涌水涌砂等土建应急风险,我们的团队目标是在1小时内赶到,30分钟内进行快速处置。”公司应急管理部负责人张仕炜介绍,该部门负责指挥调度两支共4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是保障运营线路安全的应急救援主力军。“通过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制定涌水涌砂等多项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基本的处置程序和措施,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调整,不断提升应急抢险能力。”

今年6月起,武汉防汛压力加大,长江水位偏高时会对沿江的地下车站和隧道造成冲击。为提前预控风险,桥隧公司应急管理部开始组织应急队伍对长江Ⅰ级阶地范围内的车站和隧道进行巡查,共75个区间。

张仕炜介绍,巡查工作只能在每天凌晨地铁停运后的空窗期进行,有效作业时间不足3小时。每天凌晨一两点钟,应急队员们就得钻进地下数十米深的隧道里,边走边巡边处置,“一趟下来,至少要在地底穿行2.5公里,大家的微信步数轻松过2万。”

耐心磨出创新力 地铁维保科技手段推向全国

武汉地铁桥隧公司的另一项工作职责,是负责武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土建结构维保工作。

他们就像是武汉地铁的“体检医生”,负责监测武汉地铁所有隧道、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渗漏、变形、裂缝、沉降等病害,及时发现并随时维修。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地铁事业突飞猛进,通车里程呈倍数增长,迅速从几十公里增长到了435公里。

桥隧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工程党小组长高晓斐介绍,如今的运营线网规模无疑给安全监测带来了极大挑战。“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巡检效率,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高晓斐介绍,工程党小组充分发挥年轻党员占比高、学历高、肯钻研的优势,创建和培育学习型党组织,以项目为抓手,拿出“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激发团队的技术创新活力。

以前,巡检人员在测量地铁隧道水平直径时,需要在隧道每环管片圆壁上贴上多个反光片,使用全站仪测量反光片之间的距离变化,据此推算隧道的变形值是否处于健康水平。“这一方法耗时较长,巡检人员又只能利用地铁停运的窗口期进行监测,时间十分有限,导致监测只能抽样,精度不够高,无法全面准确反映隧道的健康状况。”

2018年,高晓斐得知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成像质量和监测精度已大幅提升,便萌生了想法,“能否将该技术引入地铁监测?”在他的推动下,工程管理部迅速与科研机构、设备公司一起合作。桥隧公司出标准,科研机构出论证,设备公司出设备,三方反复研究,最终合力研发了“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开发及在地铁安全测量中的应用”这一项目。

通过改善,三维激光扫描仪就像一台移动CT,巡检人员只需推着机器在隧道里走一趟,就能对隧道进行快速、精确的扫描,精度可达0.01毫米。“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敏锐地捕捉到隧道哪怕是最轻微的变形隐患,同时借助海量数据管理平台,做到科学精准分析,全面掌握结构病害。”

据介绍,该技术获得201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城市地铁结构监测当中。

近年来,桥隧公司还在逐步研发和建设地铁土建维保检养修平台、桥梁在线监测平台、公铁隧道BIM智能化管理平台、地下结构实时在线感知监测新技术、轨道交通线网水泵运行实时在线监测平台、隧道数字实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有效提升了地铁安全巡检的效率与质量。

初心铸就担当力 国企担当一线解民忧暖民心

6月24日,武汉地铁桥隧公司党员志愿者来到武昌区徐家棚街道月亮湾社区、洪山区洪山街道南湖社区,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暨2022年度“七一”走访慰问帮扶活动。

上午9时许,武汉地铁桥隧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万勇,副总经理高洪、董书龙带队,来到公司所在地对口共建的月亮湾社区,为社区高龄、独居、残疾的生活困难居民送去米、面、油、牛奶等慰问物资。

86岁的翁松合老人家住月亮湾社区,由于多种慢性病影响,现卧床在家。现场,桥隧公司党员服务队贴心询问老人身体情况,将准备好的慰问物资递到老人家属手中。

随后,党员服务队一行又赶到下沉服务的南湖社区。去年初,桥隧公司紧急集结下沉党员、职工志愿者,协同维保单位施工人员,在余家湾小区入口处打造疫情防控值守点,改造后的值守点具备耐火、保温、防风、供电、照明等功能,大大改善了当时防疫值守人员工作条件。如今,值守点内,社区保安正敦促居民扫码测温,常态化疫情防控秩序井然。

这是桥隧公司以党建为引领勇于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的缩影。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桥隧公司组织了48名在汉党员职工,全力投入到公铁隧道封闭驻守、支援汉口医院、下沉社区等行动中,展现出地铁桥隧人的担当,同时科学防控始终保持零感染。此外,桥隧公司还对口南湖社区常态化下沉,开展清洁家园、办公照明改造、慰问困难户、加固疫情防控值守点等共建项目。

在“国企联村”行动中,该公司帮助江夏山坡片区建立了五年重点产业项目库,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种子安全”政策,与山坡街道合作发展的片区水稻良种产业已初具规模,光星村亘谷源水稻种子加工厂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贡献地铁桥隧力量。

编辑:卓卓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