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项目了解到,当前项目二工区6台盾构全部顺利始发。截至目前,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全线16个明挖工点已全部进场施工,其中全线车站围护结构完成91.3%,土方开挖完成65.5%,5个工点封顶、1个附属结构围闭、2条单线隧道顺利贯通,累计盾构下井16台次、顺利始发13台次。
据悉,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二工区施工范围包括三站二区间,即同观路站、同观路站~观光站明挖区间、观光站、观光站~月亮路站明挖区间、月亮路站,其中3条双线隧道区间总长度约4.69公里,共计投入6台土压平衡盾构机,多台盾构同时地下掘进风险管控难度极大。由于6条隧道所处地质情况异常复杂,线路周边建构筑物及交通道路密集,施工下穿风险源繁多,项目部在深圳地铁、中建南方及监理等各方单位的指导帮助下,精心策划、积极协调、预先推演、完善方案、精细管控,为盾构顺利始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把控盾构掘进施工风险,项目部先后组织完成盾构的危大工程专项方案编制和专家评审19个(次)、关键工序施工前的重大条件验收30次、重大风险桌面推演和现场演练5次,提前分析盾构掘进风险源,精细管控疏通障碍,保证生产工序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技术先行服务安全生产。为确保盾构穿越风险可控,减少对建构筑物和市民出行影响,项目部采取“风险源识别调查、编制专项预案、试验段参数设置总结、领导班子每日带班、下穿地面24小时值守监测、建立健全应急体系”等6项关键举措,搭建起区政府部门、业主、监理、指挥部、项目部5级应急响应处置联动机制,做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安全共管,最大程度降低盾构施工风险,把风险源置于可控范围。
1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7月交通运输行业主要统计指标。数据显示,2022年7月,公路客运量34184万人,同比下降25.3%;公路旅客周转量251.5亿人公里,同比下降28.9%;公路货运量327390万吨,同比下降3.8%;公路货物周转量5957.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7%。 7月,水路客运量1701万人,同比下降12.5%;水路旅客周转量3.4亿人公里,同比下降18.5%;水路货运量73899万吨,同比增长7.2%;水路货物周转量9918.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0%。 7月,全国港口旅客吞吐量428万人,同比下降18.6%;货物吞吐量134002万吨,同比增长5.7%;集装箱吞吐量2636万TEU,同比增长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