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8号线三期项目建设近期再传新进展。近日,随着刀盘缓缓转动向前推进,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首台盾构机“井冈山”号在大鹏新区溪涌站顺利始发。标志着深圳大鹏首条地铁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
此次始发的“井冈山号”盾构机为EPB/TBM双模盾构机,采用主动铰接,刀盘设计开挖直径6580毫米,整机长度为110米,总重约600吨,整机工作压力5bar,最大掘进速度可达每分钟80毫米,负责小梅沙站-溪涌站右线盾构区间掘进。该区间隧道全长3194.359米,将穿越中风化、微风化花岗岩、砂质粘性土等多种地层,下穿高速公路、河流等,施工难度大、风险高。
为确保盾构顺利始发和安全平稳掘进,有关参加单位提前筹划、细致部署,结合现场实际,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制定安全高效的盾构机始发计划,整合配置优质资源,严格按照要求组织施工,有效保证了盾构机始发井建设和盾构机建造、吊装下井、安装调试、始发条件验收等各项关键工序高质量完成,为盾构始发创造有利条件。
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起于盐田区8号线二期小梅沙站,止于大鹏新区溪涌站,全长约3.7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下轨道、1座地下车站、溪涌车辆段等。正线均为地下线路,共设站1个。
预计2026年建成后,8号线三期与一期、二期2号线及2号线三期工程线路贯通运营,将形成贯通南山、福田、罗湖、盐田和大鹏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届时,该骨干线路将成为贯穿深圳市东西的轨道交通干线走廊,有效服务于盐田、大鹏的主要通勤客流,同时兼顾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客流。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2日消息,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月1日(春运第26天,农历正月十一)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348.6万人次,环比下降5.7%,比2019年同期下降49.3%,比2022年同期增长56.6%。 其中,全国铁路铁路发送旅客1024.5万人次,环比下降6.2%,比2019年同期下降9.5%,比2022年同期增长45.8%。 公路发送旅客3092万人次,环比下降5.9%,比2019年同期下降56.8%,比2022年同期增长61.8%。 水路发送旅客73.1万人次,环比增长1.1%,比2019年同期下降32.6%,比2022年同期增长52.4%。 民航发送旅客159万人次,环比增长0.6%,比2019年同期下降17.0%,比2022年同期增长38.9%。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250.3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704万辆次,环比下降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4.9%,比2022年同期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