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3时,在经历24个小时的连续作业后,御临河公轨共建高架桥北侧承台顺利浇筑完成。这标志着,由中建三局承建的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工程07标御临河大桥主桥基础施工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后续桥梁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次浇筑承台为跨河大桥北侧墩柱承台,承台为长方体结构,平面尺寸为29米×15米,其平面刚好为一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本次施工在此平面上共浇筑了1900余方混凝土,最终形成了4.5米厚的立方体结构。承台下由18根桩基持力,桩基平均长19米,相当于6层楼高,桩基平均直径达2.5米,这18根桩将一起分担大桥重量,保证大桥上方行车安全。
同时,由于该承台处于河道围堰中,桩基施工过程中面临着渗水、沉降、滑坡等众多安全质量风险。对此,项目技术人员长期驻守现场,通过实地策划和咨询业内专家评审等方式,最终采用全回旋式旋挖钻机成孔施工技术和钢板桩支护技术,克服了临河施工的不利因素,高效地完成了施工要求,为后续南侧承台施工积累了先行经验。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由西向东联络了沙坪坝区、两江新区和渝北区,串联科学城铁路枢纽、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高铁复盛站三大交通枢纽,覆盖了综保区、大学城、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等重点区域。路线路全线通车后,将实现西永、两江、龙盛三大中心组团的直接联络,是串联三大科技创新中心的联络线,对缓解中部槽谷拥堵、加快东部槽谷发展、促进对外交通枢纽融合、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15日(春运第9天,农历腊月二十四)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114.1万人次,环比下降2.7%,比2019年同期下降46.8%,比2022年同期增长47.2%。其中: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11.1万人次,环比下降1.0%,比2019年同期下降17.8%,比2022年同期增长32.1%。 >> 公路发送旅客3134万人次,环比下降3.1%,比2019年同期下降51.7%,比2022年同期增长53.8%。 >> 水路发送旅客35.6万人次,环比下降9.1%,比2019年同期下降69.2%,比2022年同期增长3.3%。 >> 民航发送旅客133.4万人次,环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下降23.9%,比2022年同期增长38.4%。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139.6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655.8万辆次,环比增长0.9%,比2019年同期增长6.4%,比2022年同期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