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5日,为庆祝2022年“世界隧道日”,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学会(ITA)、国际隧协青年工作组(ITAym)与世界各国隧道协会共同组织举办了24小时“马拉松”接力模式的线上交流论坛。本次活动共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瑞士、英国、巴西等24个国家的100余位青年代表参加。全世界的隧道青年们通过本次线上论坛向世界展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和隧道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在中国土木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的领导和支持下,ITAym中国工作组积极参与并组织了近1小时的线上活动。活动开始,张丰收教授和蒋曦博士代表工作组介绍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傅金阳教授代表第三届亚洲隧道青年论坛(SYTA)组委会邀请世界各国隧道青年参与本次隧道盛宴。随后,来自国内4所高校的青年代表在线上为大家分享交流了自己在国内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参与研究的典型隧道工程课题和案例。
周鸣亮——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博士后,黄宏伟教授团队成员
主题:Automated 3D Defect Inspection in Tunnel Linings
汇报介绍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来对隧道进行病害识别,得到了来自英国利兹大学Chrysothemis Paraskevopoulou博士等同行的积极讨论。如何将传统隧道施工和维护过程变得更加“智慧”和“智能”也是当前业界热议的话题。
沈翔——博士,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陈湘生院士和包小华教授团队成员
主题: Brief Introduction on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of China
沈翔博士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国大湾区地下空间开发及隧道工程建设的进展,并将其研究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储昭飞——博士,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特聘副研究员,武汉大学刘泉声教授、吴志军教授团队成员
主题:Key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TBM jamming under-passing weak stratum: A case study of Lanzhou Water Resource Diversion Project
储昭飞博士系统性地介绍了所在课题组近年来在深部软弱地层TBM智能掘进监测预警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以我国兰州水源地引水工程为背景,对所研发的配套关键技术进行了应用介绍。
谢亦朋——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王树英教授和阳军生教授。
主题:Tunnelling induced ground response and stability control in coarse-grained soils.
谢亦朋为大家介绍了在粗级配土质地层中隧道掘进的地面响应及稳定控制技术,并以Zanggah隧道为例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和汇报。
中国隧道青年积极参与本次“世界隧道日”活动的身影和优秀表现,向世界各国隧道组织递出了一张中国优秀隧道青年的国际名片。世界各国在惊叹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和隧道工程发展之快的同时,也对我国这些优秀的青年隧道人才发出了由衷的称赞。本次参与活动的几位隧道青年仅仅是无数中国隧道青年的缩影,这些隧道青年也必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隧道工程发展和地下空间开发事业中的弄潮儿!
供稿:蒋曦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2日消息,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月1日(春运第26天,农历正月十一)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348.6万人次,环比下降5.7%,比2019年同期下降49.3%,比2022年同期增长56.6%。 其中,全国铁路铁路发送旅客1024.5万人次,环比下降6.2%,比2019年同期下降9.5%,比2022年同期增长45.8%。 公路发送旅客3092万人次,环比下降5.9%,比2019年同期下降56.8%,比2022年同期增长61.8%。 水路发送旅客73.1万人次,环比增长1.1%,比2019年同期下降32.6%,比2022年同期增长52.4%。 民航发送旅客159万人次,环比增长0.6%,比2019年同期下降17.0%,比2022年同期增长38.9%。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250.3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704万辆次,环比下降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4.9%,比2022年同期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