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长王凤朝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成都将聚焦“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开通试运营地铁19号线二期,新建充电桩6万个、充(换)电站500座,新建、提升改造各类公园108个。
在加快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方面,成都将全面落实“三区三线”,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新增绿色工厂25家,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达到2600亿元,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加快报批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推动第四期项目投资进度达到80%以上,开通试运营地铁19号线二期,新建充电桩6万个、充(换)电站500座,推广新能源汽车10万辆以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推进近零碳社区试点建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
在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方面,成都将深化林长制,加快推进退化林修复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7%。开工建设天府蓝网300公里,加快实施龙泉山天府动植物园、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等项目,修复大熊猫栖息地6万亩,推动成都国家植物园落地。启动“百个公园”示范工程2.0版,新建、提升改造各类公园108个,新建天府绿道800公里,打造“金角银边”200个、“口袋公园”20个。启动第二批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新打造幸福美好公园社区184个。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接续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美丽示范庭院,建美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创建水美乡村20个,不断丰富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方面,成都将加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坚决遏制出现重污染天。建成凤凰河二沟等11个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均达80%以上,塑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在创新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方面,成都将挖掘两山两水、绿道蓝网、公园林盘等生态资源,植入文旅、消费、健身等场景,争取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高质量筹备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展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开发龙泉山林草碳汇项目,扩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试点范围。深化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等市场化交易,推动设立西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坚持“稻田是湿地、菜地也是风景”,全面完成环城生态区10万亩耕地建设,让田园之风吹入城市生活。(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