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雄安快线项目的“雄安三号”盾构机顺利穿越白沟引河,为第五组团站至高架起点区间隧道贯通打下坚实基础。目前,“雄安三号”盾构机已向前掘进2528米。
据悉,下穿白沟引河段施工为一级风险源,河道两堤间距为252米,共158环。区间穿越主要地层为粉质黏土、粉砂层,覆土深度浅,区间隧道距河底最小净距10.76米。区间上部隔水层薄弱,若施工不当,极易发生涌水涌沙,导致河道形成水力连通,造成掌子面坍塌。盾构隧道在河底施工过程中,管片上部土压减小,成型隧道易上浮,导致成型隧道质量不合格。河床不能直接进行沉降监测,无法掌握地表沉降情况来指导盾构施工,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风险。
为确保盾构机顺利穿越风险区间,电建铁路公司雄安快线指挥部多次进行指导帮扶,邀请业界专家召开穿越白沟引河方案专题研讨会,论证方案可行性,充分做好穿越前的技术方案筹备工作。在穿越前,项目建设团队在区间隧道与白沟引河临近施工条件的100米区段设立试验段,通过试验段掘进,模拟在下穿白沟引河的施工条件下,盾构掘进参数的科学合理性,总结出适应下穿河流的盾构掘进参数,并验证下穿白沟引河各项技术措施的有效性。掘进过程中,驻地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控制盾构掘进时土仓压力与出土量,保证地面沉降可控,严格控制盾构掘进姿态并及时纠偏,确保隧道管片成型质量。
目前,“雄安三号”已顺利穿越白沟引河,正马不停蹄奔赴洞通节点目标。雄安快线项目将团结一心,乘势而上,为“雄安三号”顺利出洞拼搏奋进。
3月28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2022年度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价。评价中提到,随着地铁22号线首通段(番禺广场至陈头岗)和7号线西延段开通运营,截至2022年底,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643.1公里(其中地铁621公里,有轨电车22.1公里),年日均客运量约647.5万人次(其中地铁646万人次,有轨电车约1.5万人次)。 今年,广州将推进地铁新线建设,助力城市发展。广州地铁在建线路10条(段),202公里新线开足马力,目前已全面复工复产。2023年将力争开通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进一步解决广州东部片区南北方向的交通需求,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可达性、便捷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