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03标(总投资额39亿)01C区地下室首段结构人防工程顺利通过阶段性验收,与此同时,01C区坑内平谷线车站也顺利通过首段基坑验收,标志着01C区坑内平谷线车站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这座“超级工程”地下车站已在地面“露头”,预计明年底完工后,这里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作为北京新门户,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西靠北运河河岸,东邻东六环,是10个全国客运枢纽之一,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是北京唯一连接两大国际机场的铁路综合枢纽,也是副中心唯一连接京津冀和城市中心区的换乘枢纽。
该枢纽集成两条城际铁路、3条地铁线路、15条公交,可实现1小时京津冀都市圈交通,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30分钟到达核心区的交通高效衔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客运枢纽。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实施范围约59公顷,地下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车站、地铁22号线(平谷线)和M101线车站、接驳场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6部分。项目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预计2024年12月底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地下的副中心站枢纽还将与周边融为一体,形成“站城融合”的城市综合体。地上商业、办公、酒店等综合建筑规模139万平方米,将实现交通功能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高效耦合,成为副中心未来的交通中心、首都北京新门户、副中心的活力核心。
3月28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2022年度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价。评价中提到,随着地铁22号线首通段(番禺广场至陈头岗)和7号线西延段开通运营,截至2022年底,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643.1公里(其中地铁621公里,有轨电车22.1公里),年日均客运量约647.5万人次(其中地铁646万人次,有轨电车约1.5万人次)。 今年,广州将推进地铁新线建设,助力城市发展。广州地铁在建线路10条(段),202公里新线开足马力,目前已全面复工复产。2023年将力争开通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进一步解决广州东部片区南北方向的交通需求,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可达性、便捷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