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随着292#盾构机破土而出,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济南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向阳站~临港站区间(向临风井~向阳站)盾构区间左线顺利贯通,是济南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连续穿越风险源最多的区间隧道,为后续施工任务奠定基础。
中铁十局承建施工范围包含川流站(不含)~向阳站~临港站~临机明挖接收井(不含),共计两站两区间风井三区间等多项施工任务。左线全长1458.903m,区间坡度大、转弯半径小,掘进地层基本为全断面粉质黏土、粉土,穿越主要风险有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南水北调工程、小清河、青银高速等风险源,由于小半径曲线始发、穿越地表河流及黏性地层等环境风险因素的影响,为盾构施工带来严峻考验。
为确保盾构顺利掘进,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目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多措并举,多方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保证源头管控到位,深化和加强作业人员培训,强化安全风险意识,提升技术操作水平,狠抓过程管控,完善交底研讨自评,保证技术支持到位,通过团队积极协作,盾构队攻克技术难题,解决施工干扰,历时224天圆满完成贯通任务。
济南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起于滩头站(不含),北至遥墙机场站,全长13.01公里,共设6座车站。全线采用地下线敷设,采用B型车6辆编组,设计最高车速100公里/小时。向阳站~临港站区间长距离大下坡小半径施工,同时连续穿越南水北调工程、小清河、次高压燃气管等重大风险源,该区间左线的顺利贯通为项目右线施工提供参考数据,同时也为后续施工以及铺轨单位顺利进场奠定良好基础。
8月13日电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上半年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9%。通过统筹推进加氢网络建设,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 中国氢能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在营加氢站达到659座。其中,我国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除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之外,还有一批其他领域的能源项目抓紧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介绍,上半年核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等3个项目6台核电机组;投产10台水电和抽水蓄能机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也已经印发;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国新增130万台充电桩,是去年同期的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