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靖路与兰谷路交叉口的工地上,大型挖掘机、履带吊正隆隆作响,工人们或是在一旁焊接钢筋笼,或是操作机器开挖泥土,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这是21号线一期东靖路站的施工现场,预计今年5月份,车站将进行基坑土体开挖施工。
21号线一期位于浦东新区范围内,起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东侧的六陈路站,终于浦东高行的东靖路站,途经川沙新镇、康桥镇、张江镇、金桥镇、高行镇,串联了国际旅游度假区、张江科学城、金桥出口加工区这三大功能区,以及张江副中心、金桥副中心两个主城副中心。线路全长约28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18座车站。
“21号线一期从去年6月份起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截至目前,东靖路站、浦东足球场站、军民路站、杨高北路站、广兰路站等8个车站已进入施工阶段。”申通地铁建设集团21号线项目管理分公司工程部经理徐剑波表示,力争在今年内实现剩余站点全部开工,浦东足球场站、广兰路站、军民路站等三座车站封顶,盾构推进1.5公里。
当前,上海进入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阶段,一批创新的建设理念与方式也同步在线路上探索应用,打造更具潮流的城市“第二空间”。21号线一期的亮点之一,便是上海首条采取快慢车组合运营方式的全地下地铁线路,即同时开行两种列车,一种为站站停的慢车,一种是跳站运行的快车。
“21号线一期将东延伸至浦东综合交通枢纽,全新的组合运营方式将更好地满足市民通勤和快速出行的多样需求。”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1号线设计负责人孙建军告诉记者,快车停靠的站点,约为全线的一半不到,在10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下,将极大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
举个例子,乘客从广兰路站出发,前往浦东交通枢纽。乘坐2号线列车,耗时约40分钟;乘坐21号线的快车,时间将缩短至20多分钟。
还有一些新工艺技术正在21号线一期上深化应用。比如,不同于常规隧道管片的螺栓连接,21号线一期隧道管片拼装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榫卯”工艺,应用承插式管片错缝拼装技术。
该技术提高了管片的拼装精度和整圆度以及成型隧道的质量,大幅减少施工以及后期运营成本,但对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拼装过程产生的丝毫偏差,就容易造成纵向连接件无法插入就位,且安装过程不可逆。”项目管理分公司表示,将研究细化方案并加强现场管控,特别是对盾构机司机和拼装机操作工人加强培训,做到管片拼装严丝合缝。
徐剑波介绍,承插式管片错缝拼装技术最早在18号线一期进行试验,随后在18号线二期、13号线西延伸等线路扩大应用。综合线路埋深、环境条件等因素,此次21号线一期的使用率达到30%。
据了解,21号线一期工程将为沿线居民出行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设施服务,促进重点区域开发,提高沿线出行效率和品质。尤其对促进浦东新区三大功能区联动发展,支撑两个主城副中心功能的发挥,并推动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作用。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