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中梁山隧道进口首个节点目标——施工通道顺利完成,标志着中梁山隧道正式进入正洞开挖阶段。
15号线二期工程起于曾家站,终点为15号线一期的九曲河东站,线路全长约32.8公里,共设站11座。
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中梁山隧道全长4.944公里,由中铁建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总承包部承担施工管理任务。此次完成的中梁山隧道进口施工通道长399.09米,为临时性洞内施工便道、永久性排水通道。
据介绍,轨道15号线二期中梁山隧道将4次下穿铁路线,隧道内有低瓦斯、岩溶、溶洞、采空区及多个富水区等,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施工干扰因素多、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高。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项目部结合现场围岩情况,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加大机械化投入,并充分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建立“智慧信息中心”,将项目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进行可视化监测管控。同时增加隧道全智能门禁、施工人员定位、洞内有害气体实时监测、地质超前预报等,有效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