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泉州公交集团与泉州晚报社发展历程主题车厢正式启程。作为泉州首个融合交通出行与传媒记忆的移动文化空间,车厢内以“流动博物馆”形式呈现城市发展脉络,通过历史影像、新闻剪报与数字融媒的创新融合,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出行体验。
流动城市记忆博物馆·公交发展史诗长廊
泉州公交集团精心打造的公交车厢以“流动城市记忆博物馆·公交发展史诗长廊”为主题,车厢打破了传统通勤空间的界限,将公交发展历程与市民情感紧密相连,使日常出行转变为一场与城市记忆的深度邂逅。此举既是响应交通运输部“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宣传活动的创新实践,更增强了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情感共鸣,延续了城市文化的血脉。
设计上,车身采用公交集团的经典“海蓝”色调,寓意海洋文化的深邃与城市活力的勃发,一幅幅历史老照片引领市民穿越时空,重温往昔岁月。车内展板上,精选《泉州晚报》历年关于公交的新闻报道,车顶则以星辰点缀,串联起泉州公交集团60年发展的大事记,拉手环上镌刻着泉州公交优秀驾驶员的励志名言。这一巧妙设计,将公交乘坐与阅读融为一体,让每位乘客都能深切感受到公交与城市、市民间那份深厚的情感纽带。
泉州晚报“读者专列”
在泉州晚报社打造的“读者专列”上,其车身以恢弘的毛笔笔触勾勒出泉州晚报社在泉州这片沃土上的深耕历程,车厢内部,展开的卷轴则记录了泉州晚报的重要历史瞬间,从“铅与火”的印刷时代,跨越至“光与电”的传媒变革,直至“数与网”的融媒体发展。拉手环上特别印制了《“晚”事如烟 “泉”因有你》新闻专题的二维码,乘客扫码即可阅读到读者与泉州晚报之间的温馨故事。
这不仅是交通工具的革新,更是移动的城市文化客厅。主题车厢投放于K1线路中,将穿梭于刺桐古城与东海新区,持续运营至7月30日,诚邀广大读者、市民粉丝们登车体验,留下美好瞬间。
从铅字墨香到公交书香,此次泉州公交集团与泉州晚报社的跨界合作,是打破行业壁垒、创新融合的首次尝试,将十米车厢变成了一个流动的文化载体,构筑起了城市文化互动的新场景。今后,泉州公交将持续用公交串联起“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当代海丝叙事,让“多彩出行”成为泉州的新名片。
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市场表现亮眼。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上半年出口2082辆,同比增长45%,以市场份额27.29%的亮眼成绩继续稳居行业第一,充分彰显其在全球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强劲增长动能。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技术创新是比亚迪持续领跑的核心引擎。其纯电动客车搭载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高效电驱系统及智能化技术,在核心的安全性能、续航里程、能源效率等关键指标上均树立了行业标杆,赢得海外客户高度认可,成为其开拓全球市场的坚实后盾。 作为比亚迪电动大巴最早深耕的海外市场,欧洲区域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亮眼,已在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多国成功交付共超千台。目前,欧洲市场获电动大巴订单累计超6700台,足迹遍布26国160余城,累计里程5.9亿公里,相当于减少碳排放63万吨。今年6月,比亚迪在2025德国 UITP全球公交峰会上,全新电动大巴B13.b完成在国际舞台的首次亮相,以应对欧洲长途城际线路需求。比亚迪客车陆续交付至亚太、拉美等多个地区,覆盖公交、通勤、机场接驳等多场景需求,以卓越的产品性能与零排放解决方案为全球绿色交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2025年6月底,比亚迪商用车在全球累计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