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清晨,江苏南通主城区至通州湾直达快线正式开通,两地公共交通的通勤时间缩短为70分钟。通州湾直达快线是南通市政府今年一件重要的民生实事,线路开通后,能够进一步拉近通州湾与南通主城区的时空联系,对方便群众出行、加快要素流动、促进融合发展、助力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6月18日早上6:30,迎着初夏的朝阳,以海蓝色为主基调的通州湾快速公交,从南通汽车客运东站停车场内平稳驶出,一路上高架、走高速,畅行直达,将首批乘客安全快捷地带往通州湾。11米长的车身图案为大气恢弘的通州湾实景航拍图,引人注目。“奶奶,你看这个车好漂亮。”首批乘客中的一位小姑娘从候车厅走出来,指着崭新的公交车满脸兴奋。“我们就要坐这辆车回老家去啦。”小姑娘的奶奶同样开心,“我还没坐过这么高级的公交车呢,座椅就像皮沙发,宽敞舒适。”奶奶告诉记者,自己老家在三余,最近儿子媳妇工作忙,没空开车送老人孩子回去,听说有直达公交开通,她特意起个大早,带孙女一路看看风景回趟家。和他们一样,曹女士也来汽车客运东站赶首发车,她之前从媒体上获知了发车信息,约了几个姐妹一起去通州湾看海。“真没想到,整个六月试运营期间居然是免费乘坐,对市民太友好啦!”
相比普通公交线路,通州湾直达快线具有三个特点,运行速度快,运营时间比普通公交线路减少了50分钟;优惠力度大,全程票价为6元,试运营期间全天免费,正式运营后早9点之前、晚5点之后也实行免费;发车班次密,两条线路日发80个班次,候车时间更短、出行效率更高,将为群众带来更好的乘坐体验。此外海格KLQ6111这款车型也具有空间大、视野更好等特点,绿色环保的属性也更适合南通市民去通州湾看海。
作为长期关注民生的热心人,南通政风行风热线市民观察员谢解达早在去年就在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里提出过:通州湾要发展,公交应该先行。此次新购置的海格37座电动新能源空调车,外形大气时尚,座位间距大,行车噪音小、平稳性好,舒适度高,让谢解达颇有成就感。他表示,直达快线既是兑现为民办实事庄严承诺的“惠民车”,也是促进主城与副城深度融合的“直通车”,安全可靠、便捷舒适、绿色低碳。
作为通州湾直达快线的运营管理单位——南通汽运集团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前期调查与研究,经多轮商讨,最终确定通州湾快速公交开行方案。
南通汽运集团董事长肖永忠介绍,主城区站点选择华联和汽车客运东站,是考虑到华联站位于市中心,交通方便,周边有多条公交线经过,轨交1号线开通后可实现K1线与轨交无缝对接;客运东站的客运量比较集中且稳定,便于外地务工人员到达汽车客运东站后能方便、快捷转乘车辆到达通州湾。“快线运营后,我们将根据市民出行需求、线路运营情况等,对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肖永忠表示。
随着通州湾直达快线的开通,南通市民们出行看海有了更环保更舒适的选择。苏州金龙将以周到的售后服务作为快线的坚强“后盾”,让通州湾直达快线畅行无阻。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