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个月路线测试及试运行,5月23日,新一批20辆氢能源公交车在武汉经开区正式上线运营。此前,该区已投入运营21辆氢能源公交车,总数已达41辆,成为武汉市氢能公交投放最多的区域,氢能产业进入规模化示范应用阶段。
据了解,这批氢能源公交车,今年1月交付后开始路线测试工作,并于3月底上线运行,目前已实现单车无故障运行平均1万公里左右,覆盖689、221、695三条公交线路,连接起沌口、军山新城和汉南3个地方。
燃料电池系统,是氢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这批投入运营的氢能源公交车辆,燃料电池系统均由车谷企业提供,其中,14辆来自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国内少数掌握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自主研发的TWLQ系列燃料电池系统,基于水冷/石墨极板平台开发,功率覆盖30-120kW,能在零下30℃的低温环境下启动,已在东风、一汽、开沃、吉利等国内主流汽车厂家的数十款燃料电池客车、卡车或专用车上实现配套,并进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公告目录,在公交、通勤等领域批量投放进行示范运营。
众宇动力品牌负责人陈通介绍,与燃油公交车相比,氢能源公交车更绿色、更环保、更高效,“加满一次氢气,只需要10分钟左右,可以跑500公里左右,更重要的是,氢能汽车消耗的是氢气、排出的是水,可全程零碳排放、零污染。”
作为“中国车谷”,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加快布局培育氢能汽车产业体系,全力协助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展示范运营。目前,该区已集聚14家氢能产业相关的重点企业,形成“科技研发+上游制氢+中游储运+下游应用”全产业链覆盖。首批5条线路、21台氢能源公交车,自2019年投入运营以来,累计运营里程已超过150万公里,减少碳排放超过400万吨。
今年3月,武汉市发布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氢能产业链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达到3000辆,建成加氢站35座以上。武汉经开区表示,将继续发挥汽车产业的发展优势,重点培育包括氢能在内的各类产业体系,着力提高核心研发能力,同时,进一步扩大示范运营体量,优先支持在城市公交等领域开展示范运营,力争到2025年氢能运营车辆达到2000辆,建设加氢站(包括混建站)15座。
12月26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据悉,2024年贵阳市持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生活方面,全市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占比达10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69%。 据介绍,绿色经济是贵阳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路径。绿色生产方面,贵阳市绿色工厂累计达56家、绿色工业园区累计达5个,前三季度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6.06%。 绿色消费方面,贵阳市累计创建绿色物流园区9个,全市直接拉动汽车、家电、家居换新销售额61.75亿元,占全省近50%。 绿色生活方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4%;绿色文明方面,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比例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9.4%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据统计,2024年以来,贵阳经济发展含“绿”量稳步提升,年末绿色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