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公共交通>正文

纯电动公交又陷困境:商业问题不应由乘客买单

分享到:

近日,据时代财经消息,湖北民营公交公司黄石市鸿泰公共巴士有限公司(下称“黄石鸿泰”)因电池等质量问题,深陷停运困境。对此,界面新闻联系到了黄石市鸿泰公司。一位黄石鸿泰办公室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确认了上述消息,“公司目前现有公交车143辆,其中142辆为新能源车,仅1辆为燃油车。142辆纯电动公交车的电池都存在问题,其中39辆完全不能使用,70多辆处于停运状态,对公司运力造成很大影响。”(8月9日 界面新闻)这已经不是纯电动公交第一次引起争议了。今年7月,河北保定就因为首批购买的纯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超出质保期限,无法继续营运,导致大批公交线路停运而登上热搜榜。纯电动公交屡屡因电池原因影响正常经营,不禁令人疑惑,究竟是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带有“环保”光环的纯电动公交为何屡屡成为影响市民出行的“拦路虎”?首先要明确的是,纯电动公交的动力电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使用年限一般是五年左右,但是一台城市公交的使用年限却达到八到十年。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是正常使用条件下,纯电动公交在报废之前也通常需要更换一次电池。纯电动公交的整车价格大约是传统燃油公交的两到三倍,这其中车辆动力电池的成本就达到了60%。在早期,由于国家对于购买新能源公交有力度较大的补贴,很多公交公司借着补贴的东风,赶上了新能源化的浪潮。随着国家减少对新能源车辆的补贴,较高的整车成本,昂贵的动力电池使得很多公交公司无力继续维护保养这些纯电动公交,进而影响市民的正常出行。“有钱买,没钱养”的问题发人深省。其次,总览黄石鸿泰的事件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层层起诉”的链条:黄石鸿泰公交因车辆质量问题起诉纯电动公交生产厂商亚星客车,而亚星客车也因产品质量问题,起诉动力电池生产厂商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一边是车辆生产商,一边是电池生产商,纯电动公交出现的质量问题究竟该由哪方担责仍界定不清。这种推诿扯皮的纠纷,直接的受害者是公交公司,最根本的受害者,则是等不到公交车的市民。商业上、技术上的矛盾争端,无论如何不能以牺牲市民的正常权益为代价,这是不容置疑的。三家公司的当务之急不应是找出谁才是错误一方,而是三方齐心协力拿出解决方案,让故障的公交车能够得到修复,重新跑上街头服务市民,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出现问题的纯电动公交车,大都属于纯电动技术的早期应用产品,普遍存在技术不成熟的问题。这些为了响应环保目标而购入的纯电动公交,一旦出现技术问题影响正常运营应该如何解决,仍缺乏一个具体、可操作的办法。在早期“十城千辆”工程的试点中,就有城市的纯电动公交车在购入后不久就因故障太多无法正常运营。由于试点城市均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这些城市的公交公司可以选择直接购入新车或是承担更换电池的费用以维持运营。然而,一旦相似的问题发生在规模较小的公交公司,带来的连锁反应则可能更加严重。如何减少新技术推广应用时带来的风险,“吃螃蟹”的公交公司的权益怎样维护,需要有关部门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

无论如何,环保节能的新能源公交推广方兴未艾,在纯电动公交之后,氢能源公交的应用也已经在很多地方悄悄兴起。我们期待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运输行业、环保事业做出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希望,对于可能出现的商业、技术问题,相关公司能够给出解决方案范式,不要让市民来为这些问题买单。

编辑: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