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28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按照市委部署,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推动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临港新片区为突破点,加快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会议原则同意《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并指出,上海是氢能发展的先行者,要以临港新片区为突破点,加快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要发挥国家战略优势,深化集成创新,推动更多制度、技术、产业、应用场景在临港集聚发展,以点带面带动全市氢能产业发展。要发挥产业先发优势,提升综合实力,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构筑全产业链综合优势。要发挥科创中心优势,加强技术攻关,争取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材料和零部件技术研发上取得更多成果。要发挥产业生态优势,营造良好环境,深化产学研协同,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创新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安全为先,完善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审批管理,释放产业活力。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8月13日电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上半年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9%。通过统筹推进加氢网络建设,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 中国氢能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在营加氢站达到659座。其中,我国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除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之外,还有一批其他领域的能源项目抓紧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介绍,上半年核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等3个项目6台核电机组;投产10台水电和抽水蓄能机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也已经印发;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国新增130万台充电桩,是去年同期的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