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张掖市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建成,并具备制氢能力。这是中国西北地区首个光、储、氢、热综合应用一体化项目,其将把外送之余的新能源电进行存储,并在”风光无限”的河西走廊探索绿色氢能多元应用。
该项目由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所属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44亿元人民币,建设内容包括1000兆瓦光伏发电以及储能、氢能、综合加注站等。
张掖市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邓其国介绍说,近年来,中国风能、太阳能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由于其“看天发电”的不稳定性,新能源电仍面临着“白天用电低峰送不出电”和“夜晚用电高峰发不出电”的矛盾,该项目将对外送剩余的发电进行消纳。
“把白天发的电储存起来,待晚上用电高峰时再外送,还有剩余的电可以通过电解水途径制氢。”邓其国解释说,光电储能的原理,就是把一个集装箱大小的储能电池当作“超级充电宝”,不仅可以固定外送电力,还可以移动向医院、体育馆等公共场所提供应急电力保障,且价格低于市场电价。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蜂腰”地带,风光电资源富集,是中国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的组成部分和甘肃省电力输出重点市,也是中国”沙戈荒”大型风光发电基地重点规划区域。目前,当地已被列为甘肃省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
该项目将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氢能在交通、发电、供能、工业等多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带动张掖市全产业链技术进步与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未来将推动电能与氢能、储能与电能融合发展,助力保障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张掖市成本监测与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田学飞表示,下一步,张掖将牵头制定“河西氢能示范走廊”建设计划,协同布局绿氢制、储、运、加、用基地,挖掘河西地区在绿氢制储、化工消纳、氢车替代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加速形成氢能产业集群。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