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318国道“卡脖子”路段,五一期间西藏巴林路施工忙
文/图:孙明波
五一假期将至,本该是走亲访友、带着家人外出旅行的美好时刻。但重庆建工交建集团100余名建设者,这个假期却奋战在海拔高达4200米的西藏昌都,他们肩扛责任,只为早日打通国道318线“卡脖子”路段的改建然乌隧道,用坚守诠释着交通人的使命与担当。
4月28日,由重庆建工交建集团承建的国道318竹巴笼至林芝公路重点路段整治改建工程(然乌段),100余名工人战斗在各自岗位上,有序开展隧道口降坡喷浆,钢筋加工棚搭建,混凝土拌合站和地磅建设等工作,虽然工人们面临高原缺氧等恶劣气候威胁,但依然干劲十足,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
五一期间,该项目全体员工将坚守然乌隧道施工现场,积极开展各项建设工作。来自重庆市渝北区的施工员陈术红说:五一假期虽然不能陪伴家人,但作为一名交通建设者,能为改善西藏地区的交通环境做出一份贡献,家人和我都为之骄傲。
国道318线竹巴笼至林芝公路重点路段整治改建工程然乌段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境内,是国道318线川藏公路(西藏境)中的重要部分,全线段落均已黑色化,段落平纵指标和路基宽度均不能满足通行载重要求,特别是然乌棚洞段崩塌病害严重,棚洞内未设置排水设施,冬季路面暗冰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积雪、暗冰等灾害频发。该路段一旦发生状况,将直接影响整个国道318线通行,是318线名副其实的“卡脖子”路段。该改建工程二标段由重庆建工交建集团承建,主要工程内容为新建然乌隧道,隧道主洞长 2275米,平行导洞长 2305米,施工期4年,预计2026年底建成通车,届时西藏地区的交通通行条件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国防战略意义。
记者从轨道交通集团获悉,截至5月27日,天津地铁全网安全运营7000天,累计安全运送乘客41.7亿人次,列车正点率、运行图兑现率均达到99.99%。 7000天里,天津轨道交通秉承“慎、严、细、实,零缺陷”的安全理念,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夯实运营安全体系。一是全面开展三级运营管理模式和双控体系建设,完善大客流踩踏、列车脱轨相撞、保护区结构坍塌、淹水倒灌、火灾5项重大风险管控,梳理6000余项不同等级风险,均制定有效管控措施。二是建立三级应急协调处置体系,形成“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高效信息传递机制,实现预警信息、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和处置。三是建立“1+4+N”多专业智慧运维体系,通过1个智慧运维中心、4大应用专业、N项智能检测监测设备,实现设备状态数字化、管理决策智能化,提升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四是在全网各车站、段场、变电所、过渡段、风井等1400余个重要点位,储备水泵、沙袋、防淹挡板、彩条布等防汛物资24000余件,配备抢险车80余辆,应急抢险队员2100余人。 7000天里,天津轨道交通秉承“快捷无忧,贴心一路”的服务理念,将有温度的服务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一是持续优化票务政策,坚持让惠于民。先后发行学生优惠票、老人优惠票、“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