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全国首个大规模沼气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瀚蓝可再生能源(沼气)制氢项目已于日前在佛山市南海区正式投产,年产氢气约2200吨。结合氢能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效应,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00万吨。
该项目由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投产不仅标志着瀚蓝氢能业务“制、加、输、用”一体化实现全面贯通,也将有效缓解佛山当地的氢源供应问题,并逐步降低用氢成本。
“氢荒”制约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
早在2012年,广东省就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八大产业发展重点之一。“双碳”战略目标下,2021年3月,国家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氢能列为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重要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两个大背景下,已提前布局氢能产业十余年的佛山市抓住先发优势,将氢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力点,出台了《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等系列政策文件,着力推动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及整车制造,制氢、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推广应用。
经过十多年持续深耕布局,南海已经集聚超150多家企业和机构,形成以仙湖实验室为塔尖的金字塔式的创新生态,成为国内氢能产业链最为完整、示范场景最为丰富、配套设施最为完善、政策体系最为完善的县级区域之一,正全力进击“中国氢能产业第一区”,打造国际知名的自主氢能技术先行地、高端氢能产业集聚地、先进氢能社会示范区。在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WHTC2023)上,南海区被授予“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
但氢气资源不足、氢气供应严重短缺和价格居高不下,以及氢能应用场景还未丰富等发展瓶颈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善,影响了氢能产业在本地的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进程。
两年前,佛山“缺氢”的新闻曾在业内引起广泛讨论。作为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佛山面临着严重的氢能短缺问题。
根据佛山市提供的数据,当年,佛山全市已开通29条氢能公交线路,购置上牌氢能公交车1000辆,投运氢能物流车448辆,氢能客车3辆。每日氢需求量在16-18吨,但是当地供应量只有5吨。
虽然当年的“氢荒”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所致,但也暴露出佛山氢能在本地产业化面临的短板。当时,南海区乃至佛山市只有华特气体可以生产氢气,氢气产能仅为1吨/天左右,且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其余加氢站的氢气是从广州、江门、东莞、珠海等周边地区外购。
“氢荒”之痛让佛山加快构建稳定、可持续的氢能供应体系,大力推动规模化集中制氢、制氢加氢一体化、液氢储氢加氢站,以及氢能储运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科研示范及产业化等项目。
瀚蓝可再生能源(沼气)制氢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项目可年产氢气2200吨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境服务产业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323),业务领域涵盖固废处理、能源、供水、排水等,是中国环境企业十强(2022年排名第7位)、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固废处理十大影响力企业。
(沼气)制氢项目之所以能落地,就在于瀚蓝环境强大的固废处理能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选址在瀚蓝南海狮山LNG储配站所属地块内,毗邻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后者有一个餐厨垃圾项目及三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利用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内餐厨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沼气,以及绿色工业服务中心铝灰处理项目中的富氢气体作为原料气制氢。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大规模餐厨垃圾沼气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年产约2200吨氢气,可极大缓解当前佛山的用氢需求。
“利用餐厨垃圾产生的沼气作为原料,不仅有效降低了制氢成本,且生产过程中无增加碳排放,制成的氢气为绿氢。”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制氢项目结合氢能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00万吨。
而除了制氢,瀚蓝环境在加氢方面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瀚蓝环境在南海区共运营5座加氢站,共计加氢能力4吨/日,其中,桃园加氢站是国内最大的35MPa级别商用加氢站,瑞晖加氢站是全国首座商业化加氢站。瀚蓝环境多座加氢站自建成投运起至今稳定运营,截至2023年8月底累计加氢量1376吨,累计加氢15.43万车次。2022年,瀚蓝环境加氢站累计加氢车次与加氢量位列同类企业全国第二。本项目建成后,将与隔壁的桃园加氢站通过氢气管道连通,进一步有效降低制氢和运输成本。同时,可根据销量定产量,可将富余的沼气制天然气进入天然气管网。
而在应用端,在南海区已有包括公交车、物流车、乘用车等成熟的用氢场景基础上,瀚蓝环境于去年在南海区内率先推广使用氢能环卫车,目前已投运54台氢能环卫车,包括后装压缩车、高压清洗车、洒水车、洗扫车、扫路车,应用于地面清扫、垃圾收运、城市管道清理等多个作业领域。
(沼气)制氢项目的正式投产,标志着瀚蓝环境成功将餐厨处理、沼气制氢、加氢服务、环卫及收运车氢能化运营等产业和环节打通,真正实现氢气“制、加、输、用”一体化模式。
上述负责人介绍,未来,瀚蓝环境将高标准运营该项目,探索关键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及“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助力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此外,还将推动瀚蓝下属环卫车辆使用氢能,同时积极探索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特别推荐: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展现场参观报名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