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9日是全国高考日,据了解,今年广州地区高考总人数约5.7万,共58个考场分散在全市各区,其中邻近地铁站的考场有29个。为了让考生安心赴考,广州地铁将通过在全线网开设绿色通道、邻近考场的车站设置“爱心防疫助考驿站”等措施做好地铁出行保障。
设立“考生快速绿色通道”
邻近考点及全线网执行常态化客流管控的车站将在安检点、进出闸机处设立“考生快速绿色通道”,广大考生只需提前“亮码”、配合测温后即可凭准考证快速通过。同时,一旦考生在赴考乘车过程中遇上票卡无法正常进出站或其他特殊状况,车站将优先灵活处理。
延续与交警“地下地面”联动护考机制
今年,广州地铁将延续与广州交警的“地下地面”联动护考机制,通过“地下地面”交通的无缝对接,为考生提供便捷护考服务。地铁车站工作人员在收到赶时间的考生求助时,在护送考生赶赴终点站过程中,会及时对接广州交警智慧指挥中心,由广州交警做好道路应急交通保障,确保考生最后一公里赴考无忧。
“爱心礼包”包括口罩、文具等
为解决考生不时之需,广州地铁还在邻近考点的车站设有“爱心防疫助考驿站”,并配备广州交警联名款“爱心大礼包”,内含配备医用口罩、酒精湿巾、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用品的“爱心防疫包”和“爱心文具袋”。
增加备用车投放
高考期间,广州地铁将增加备用车投放,并根据现场客流情况,及时、灵活安排备用车上线疏导客流。同时,增派技术人员值守临近考场的车站,做好赴考期间的设备和人员运营保障。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