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磁悬浮真空管道列车(简称”高速飞行列车”)项目在山西大同成功完成了一次重要的系统集成测试。这标志着我国在超高速地面交通技术领域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科技日报报道,此次测试在大同一条2公里长的低真空管道中进行。虽然官方未透露具体测试速度,但表示测试结果符合预期。测试过程中,超导磁悬浮车辆实现了受控导航,悬浮稳定,安全停止,其轨迹与理论轨迹高度吻合。
本次测试重点验证了大规模真空环境、超导导航控制技术以及低真空环境下系统协调等关键技术。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测试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技术成熟度,为下一阶段的测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该项目由山西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联合开发,旨在实现地面”飞行”速度可与飞机媲美的磁悬浮列车。项目全尺寸测试线于2022年4月开工建设,2023年11月竣工,融合了航空航天和铁路技术。今年早些时候,开发团队曾宣布打破了之前623公里/小时的速度记录。
据悉,这种超高速列车有望在未来连接中国的多个大城市。比如,它可能将北京到上海的旅行时间从目前高铁4小时以上缩短至仅90分钟。
这一创新技术旨在克服传统铁路运输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以及列车车身受到的空气阻力。通过磁悬浮技术消除摩擦,利用磁力推拉来引导、加速和减速列车。同时,在低真空管道中运行可以大大减少空气阻力和噪音。
尽管实现这一未来科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国在该领域的持续突破令人鼓舞。相比之下,曾经积极推动类似项目的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的Hyperloop One公司已于2023年底关闭。
中国在高速磁悬浮真空管道列车技术上的进展,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未来交通方式的革新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未来列车”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交通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交通运输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埋头苦干、担当奉献,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基础设施 (一)铁路。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8%,电化率为76.2%。 图1 2020-2024年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二)公路。 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9.0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35万公里。 图2 2020-2024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 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534.4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46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97.3%、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7.75万公里、增加1.53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14.2%、提高0.1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9.07万公里、增加0.70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