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随着最后一条短轨焊接完成,地铁5号线北延伸段全线实现轨通,标志着该线的建设工程向通车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为后续“电通”“车通”“联调联试”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5号线北延伸段共设3处铺轨基地,其中1号铺轨基地位于甘悦大道站至鲁家沟站区间,2号铺轨基地位于椿萱大道站至悦港北路站区间,3号铺轨基地位于出入段线。该线的铺轨工程于2022年3月25日从1号铺轨基地开始“首铺”,经过80余天的奋战,于6月20日实现全线轨通。
为加快轨道铺设进度,重庆轨道集团统筹安排,与施工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在3个铺轨基地配置了大型龙门吊吊装设备,以及在每个作业面配置了铺轨小型吊装设备、轨道运输车辆、专用混凝土料斗等铺轨专用设施,同时通过标准化施工作业和严格的安全质量管控确保了铺轨施工的顺利推进。
地铁5号线北延伸段铺轨工程根据不同地形采用不同类型的道床形式,如传统减振道床、高标准减振梯形轨枕等来减少列车运行时产生的震动,最大限度减少列车运行产生的噪音。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采用了CPⅢ精测技术代替传统的直角道尺调轨方式,进一步保证轨道铺设精准度。
5号线北延伸段工程线路全长8.64公里,线路横跨两江新区和渝北区,建成后将与5号线一期工程形成串联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渝中区、江北区、两江新区、渝北区的南北向骨干通道,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