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7日上午,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暨潍坊新投入运营200辆潍柴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交接仪式举行,这意味着我国在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氢能大规模示范应用领域,取得又一突破性进展。
据了解,2021年4月16日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在济南正式揭牌,标志着该中心正式进入了试运营阶段。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营,在多方力量的协同攻关下,依托科技部“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成功开发了15~200kW系列化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形成了“黄河”雪蜡车、氢能热电联供、高速加氢站、氢能港口建设、氢燃料电池客运船等一系列转化成果。目前,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已具备正式挂牌运营条件。
据悉,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以潍柴动力为主体,联合清华大学、中科院大化所、中国重汽、陕西重汽、山东国惠、中通客车、林德叉车等产业链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创新资源,打造形成“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该中心以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重点面向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储能、发电等领域,聚焦燃料电池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技术研究、测试评价技术研究和相关研发平台建设,承担了国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等重大专项,推动重大研究成果产业化。
2021年4月,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牵头承担了科技部与山东省联合实施的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一期项目。该项目聚焦氢能动力系统开发,围绕氢能高速、氢能港口、氢能园区等典型场景,开展氢能综合供能应用示范,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氢能综合利用示范样板,目前已创造了多个“第一”:在青岛市青岛港建成了全国首个“氢+5G”港口、港口加氢站,在淄博市济青高速淄博南服务区建成全国首个高速加氢站,在济南市济南东服务区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服务区,在潍坊市建成全国第一个氢能低碳园区,在济南市泰山钢铁建成全国第一个钢铁行业副产氢纯化管道供氢加氢母站。
本次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投放后将达到18条公交运营专线,是全球氢燃料公交线路最密集的区域,也是全球在运氢燃料公交车最多的城市。据介绍,潍柴动力从2010年开始,先后投资40亿元布局新能源业务。特别是在燃料电池方面,战略重组了加拿大巴拉德氢燃料电池、英国锡里斯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瑞士飞速空压机,并全面实现在潍坊产业落地。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