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智库·专家>正文

袁建光:第三眼俯瞰 跳出公交看公交

分享到:

第三眼俯瞰 跳出公交看公交—— 我国生态环境下公交刚性定位和弹性需求的新突破

绿色金融一段时间来,我国城市公交的生态环境,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公交人关心公交事,很正常,表明了公交人的一份责任和担当。但,纠集于当下的公交困境,憋屈、郁闷和迷茫,则大可不必。如果站在我国整个生态圈高度去俯瞰公交困境,“跳出公交看公交”,便会平添”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信心,增加“时来天地皆同力”的力量。大视角下我国公交刚性定位的生态环境圈。

今年元月11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重点任务(二十二)条”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中提出,”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在笔者记忆中,由党和国家最高层面——党中央国务院共同发布的文件中,如此凸显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还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再回过头来看去年的国家九部委联合通知,就好理解支持公交优先发展的力度为何如此之大!公交优先战略之所以具有刚性地位,首先和我国生态圈系统紧密相连。地球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等不同圈层,正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地球只有一个,既娇贵又脆弱。其任何一个圈层一旦遭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人类就会遭天灾人祸。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还不牢固,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仍居高位,部分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任重道远。

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意见》中,为落实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锚定了三个时间节点务必完成的主要目标:“十四五”深入攻坚,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五五”巩固拓展,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整体提升,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而公交优先发展的实施,旨在通过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倡导绿色出行、绿色能源、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为完成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的全面建成,贡献公交力量。其次和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城市规模大、人口密度高、人均能源资源占有率低,随着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超大特大城市将进一步增多,土地、能源、资源、环境约束越发凸显,“城市病”难以根治。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实施交通领域达峰行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推广低碳交通工具,倡导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势在必然!公交优先战略的刚性地位虽然很确定,但和全国各个行业一样,公交行业同样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之一,各地政府都面临着严峻的债务风险。多年积累的寅吃卯粮、透支未来、“击鼓传花”问题,都需切实化解。强化政府预算硬约束,把钱花在“刀刃上”过紧日子,是当务之急!如此的财务压力,肯定会层层传导至方方面面。公交企业在所难免。变局之二,我国城市交通的出行格局已呈多元化,且其影响是带趋势性的不可逆转。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城市人流的移动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一是出行的交通工具,从一枝独秀的公交车、简便易行的脚踏自行车,到出租车、私家车,再到网约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等,满足了多元需求;二是出行的交通道路呈立体化,地面、高架、隧道、地铁、磁悬浮等,都极大地提升了人流移动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大大地分流了地面公交的承载压力!看清我国大的生态环境的剧变,有利于我们从整体的高度审视公交生态圈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对自身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宏观思路上,坚定“公益性+市场化”道路,“上靠市长,下找市场”不动摇!微观管理上,做强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紧紧围绕“绿色出行和绿色能源”两大主线,在城市客流的弹性需求中改变传统思路,由注重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升转变,满足新时代更加便捷舒适的乘客出行多元需求。近年来,许多城市公交先行先试、创新应变,在积极、主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路径,为“绿色出行”提供了多样化、精细化、品质化服务经验,也有诸多交流,笔者在此不详解。本文的重点试图从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国家生态圈高度,抓住公交的另一条主线——“绿色能源”上,提出更具现实紧迫性的缺钱问题如何解决?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以及减压公交人的资金焦虑。一、借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东风,争取发行公共汽电车客运类绿色债券,拓宽融资渠道。

当下,我国绿色金融将围绕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展开,低碳投资需求或超百万亿元。“碳中和债”作为绿色债券的子品种,所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毫无疑问,公交行业应优先受益。事实正如此。从2016年9月开始,至2019年末,有9家公交主体成功发行了9支绿色债券,3支为一般绿色债券,6支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3支一般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合计为30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购置清洁能源公交车、公交场站建设等;6支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合计为50.95亿元。总计募集资金80.95亿元。其中发行模最大的公共汽电车客运类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是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募集金额为21.3亿元。之后,公共汽电车客运类绿色债券持续发行,2021年6月18日,泉州交发集团成功发行2亿元3年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票面利率3.58%,此次债券发行为全国首单公交类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福建省第四单碳中和债;2022年11月1日,嘉兴公交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规模为3.16亿元,期限7(3+3+1)年,发行利率3.09%,创下全国交通基础设施类资产支持证券利率历史新低。

2023年,全国至少有3家公交企业发行了绿色债券。广州公交集团的“粤港澳大湾区首单绿色超短期融资券”,规模3亿元,期限270天,票面利率2.38%,为近期AAA地方国企270D绿色超短融最低利率水平;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成功发行“第一期绿色超短期融资券”,规模2.00亿元,发行期限180天,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偿还新能源公交车购置相关的有息债务和新能源公交车日常运营资金;辽宁省本溪市市客运集团成功申请到国家地方债专项资金,这也是该省内唯一一家申请成功的公交企业。首批到位资金将率先用于新能源公交车更新改造,助力该市节能减排。

未来,我国的绿色公司债市场会得到快速发展,并在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公交企业应加强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培育绿色投资理念,在政府指导和支持下,创造条件发行绿色债券,满足其绿色发展的资金需求。二、践行国家双碳目标,公交行业应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活动,努力寻找让碳普惠变现的途径。

我国正处于减双碳时期,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活动?已摆在公交行业的议事日程上。近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公交低碳出行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成功交易,为全国首例。3月8日,重庆城市公共交通汽车出行温室气体减排项目CQCER(重庆市核证自愿减排量)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完成交易,交易减排量为16.7万吨,交易金额为600余万元。从2021年重庆市政府开展CQCER交易至今,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已累计交易减排量82.3万吨,实际获得收益1420余万元。为全国公交低碳出行核证自愿减排工作提供了“重庆公交经验”。

今年3月13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上海市碳普惠减排项目方法学 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六个碳普惠方法学的通知,在《上海市碳普惠减排场景方法学地面公交(SHCER02020012024I)》额外性说明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地面公交是上海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进集约出行、绿色出行的重要支撑,具备集约化的特征,同时新能源转型迅速,该出行方式碳排放强度低于全市机动化出行的平均水平,该场景具备额外性。同时,通过碳普惠地面公交出行,能够提升公众对自身节能降碳行为的感知,减少城市交通碳排放,助力交通可持续发展,形成绿色低碳出行的良好风尚,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为公交碳普惠减排采用本方法学的减排场景,免于额外性论证。

北京很早就开始了碳交易的探索。2020年,北京市启动“MaaS出行绿动全城”行动,首次将个体全方式绿色出行碳减排纳入碳交易市场,实现了绿色出行的可持续激励机制。市民在平台上注册参与活动后,只要采用公交车、轨道交通、步行、骑行等出行方式,就会自动转换为相应的碳减排量,通过MaaS平台兑换公交卡、代金券,或进行公益捐赠。目前,“MaaS出行绿动全城”碳普惠实名注册用户超375万人,累计碳减排量近50万吨。根据碳减排计量折算方式,每千克绿色出行减排量价格0.06元,一个通勤族按每天出行20公里计算:地铁出行可减排4.7千克,折合0.28元;公交出行可减排3.8千克,折合0.22元;骑行可减排5.3千克,折合0.32元。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部分市民将从自驾逐步转换为绿色出行。每天引导20万人次使用公共交通,从自驾转为公共交通出行的转化率为5%。截至2023年9月,北京MaaS用户量已超3000万,日均服务绿色出行人数450余万,用户规模全国领先。北京力争到2025年,实现核心场景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体验大幅提升,碳普惠覆盖范围和用户规模显著增加,MaaS平台日均服务绿色出行人数不少于600万人,绿色出行服务渗透率达到20%。三、依托能源巨头国家队的入场,致力构建新能源管理经营生态圈,推动公交出行服务用电的绿色化,争取更多更实惠的绿能资源。双碳目标下,公交已成为控制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以“光储充放”新能源微电网为代表的“绿电”,是推动公交领域从“低碳”向“零碳”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能源巨头国家队——央企长江三峡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能国际等,正纷纷入场新能源体系建设。他们资金雄厚、资源丰盛,致力于光伏、储能、充电桩、智慧能源系统等智慧综合能源项目,为城市实现”双碳”发展目标提供路线图。依托他们的支持和助力,我们公交企业能争取更多更实惠的绿能资源。前期,国家首批6只碳中和债的受益者就是长江三峡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能国际三家,他们成功完成了合计36亿元碳中和债的发行。三峡集团一家分公司,近期准备在苏、沪等地落地投资4000亿元,由此撬动社会投资超10000亿元。该公司正在寻找对公交企业的投资方向,共同实施智慧综合能源合作方案,为公交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现金收益和员工分流。2023年7月4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与重庆公交集团携手,在重庆公交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示范站——福佑路公交站场,成功开展V2G公交车放电上网测试,将“藏电于车”和“反向电网送电”形成真实场景构建“虚拟电网”。测试调用8辆具备V2G功能的公交车辆同时放电,放电平均功率达到400千瓦,累计放电2000度,可供2000台家用空调连续使用1小时。截止目前,重庆公交旗下共有近2000辆纯电公交,后续通过“三网融合”以及与国网电力调度协同配合,预计每日可在用电尖峰时期向电网反向送电超20万度,将极大的促进重庆电力供需平衡,充分保障区域电网稳定运行。该示范站仅有400平方米,铺设83.7kWp光伏,却可年发绿电近10万度,自重庆公交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投运以来,累计光伏发电约40100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2600千克,减少碳排放30000千克。

重庆福佑路公交站场目前共有50个充电桩,其中8个公交车位作为光伏充放电示范车位,每个充电车位后方还配置1台60KW直流充电终端,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充放电服务。站场内还搭载了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可对站内光、储、充、放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根据实时天气、电价、新能源车电池状态信息,与云端进行通讯,选择最优策略,智能调度光伏发电、储能和车辆有序充放电。以一台200度电的公交车为例,在日照强度满足的前提下,光伏板的功率数可达到40千瓦,一个小时可充40度电,两块光伏板一起充电,两个半小时即能充满。若遇阴雨天光照不足,通过专门配套的储能堆,进行谷充峰放,削峰填谷,也可以平滑新能源发电,提高其消纳率,降低整体用电成本。北京市市政府在稳步推进“双碳”行动。今年1月,首都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首先选取电动公交车作为试点,依托北京电力交易平台,撮合省间绿电交易,跨省采购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的3.7亿千瓦时风电和光伏电力,这些绿色电力将通过电动公交场站的约1200台充电桩,为北京超过8000辆电动公交车提供绿色动能。据测算,此项绿电交易预计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29.51万吨。 四、深刻认识公交规模资源优势,尽快为最新的生产要素——数据,合规地资产化,并“卖”出一个好价钱。我国是数字大国。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50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1.5%,位居世界第二位。数据要素作为新兴的数实融合关键产业,未来拥有巨大潜力。数据产业具有倍增效应,会赋能各行各业,数据用得越多,效率越高,体量越大。数据资产入表以后,可再创造100万亿元新增资产规模,想象空间非常大。当下,数字资产已成为热门话题,政府、国企、民企都在对这一新兴资产进行实质性的探索。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明确提出推进数据资产合规化、标准化、增值化,有序培育数据资产合规、登记、评价、评估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依法依规维护数据资源资产权益,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等要求。2023年8月和12月,财政部相继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暂行规定》,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步入发展快车道。公交企业应以入表为契机,挖掘增量、优质数据的倍增器作用,有效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公交是一个资源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综合型行业,具有很大的规模优势。可以说,每家公交企业在当地城市都具有数据优势。以北京公交 2022 年的经营数据为例,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客流,在全市运营 2.3 万多辆公共电汽车,运营常规公交线路 1291 条,定制公交线路 418 条(区位),多样化公交专线 158 条,还有遍布全市范围的公交场站、加气站、维修场站等公交运营保障基础设施资源,人、车、线、站资源丰富、数量庞大,具有开源增收的潜在价值。启迪公交(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公交集团为其第二大股东,同时还通过北巴传媒持股启迪公交5.5%)作为六家北京市首批数据资产评估试点单位之一,积极配合北京市数据资产评估工作,协助推进北京市数据资产评价和数据价值评估工作在首批试点单位的落地,探索更为科学、规范、全面、成熟的数据资产评估标准,为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立国际领先的数据交易体系贡献力量。

2024年1月,江苏省首单数据资产入表在南京完成,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完成约700亿条公交数据资源资产化并表工作,成为江苏省首单城投类公司数据资产评估入表案例。南京公交集团此次评估入表的数据资产涵盖了历史公交方面信息,以及实时数据等关键资源。通过本次数据资产价值的精准评估并表,公司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数据管理能力,也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南京公交集团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充分挖掘数据资产的价值和应用潜力。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数据要素市场被全面激活的数据,已经成为跟土地、劳动力、资产、技术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而数据资产入表则被业内视为对数据作为资产发挥价值的合法确认。当下,公交企业要尽早做好盘活企业数据资产”三步走”: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认真做好数据资产入表工作,尽快进入潜力巨大的数据要素市场新赛道。企业数据资产一旦盘活,除了对企业规模提升带来最直观的变化外,对企业信用评级、融资能力等也将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企业也会更有动力去探索和创新数据应用场景,深度开发数据资产的潜力,企业由此获得更多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公交企业数据资产盘活简单分三步:

第一阶段是数据资源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确认为有资产价值的数据资源;

第二阶段是数据资源资产化,及数据的产品化设计,以及数据产品确权、估值。

第三阶段是数据资本化,包括增信、转让、出资、质押、融资、保理、信托、保险、资产证券化等。

五、公交行业社团是无形资产,要充分发挥好组织平台作用。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公交行业社团组织(学会、协会等)应积极、主动为公交企业做好服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政府部门有关职能中涉及专业性、技术性、社会化的部分公共服务事项,适合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学会承担。

一是要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放大链接政府、服务会员、沟通信息的工作效应,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管理制度等提供决策服务。

如今年1月25日, 国务院发布了第775号令《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并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文中明确指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范围、点排放单位确定条件、年度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应当征求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专家和公众等方面意见。”对此,公交行业组织就要事先做好功课,调研市场,收集诉求,及时反馈。

二是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政策宣介。如今年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符合《目录》要求的境内项目或活动,以及提供金融支持。其中绿色交通是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的重点。行业组织可以通过座谈、培训、宣讲、研讨、论坛、编写指南等多种方式,指导和帮助会员企业第一时间知悉政策、吃透政策、用好政策,推动一批国家最新出台的行业发展支持性政策在本行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三是要加强行业研究、标准制定,助力城市公共交通良性发展。行业组织可定期形成专业总结报告(包括工作情况、取得成效、经验做法、问题困难和意见建议等),加强政府和企业沟通,引导行业和会员企业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激发活力。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结合公交行业的发展特性,加快建立垂直行业的数据资产标准体系,助力数据资产入表高效有序推进。借势借力,顺势而为,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编辑:敬之

行业数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