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项目首台隧道掘进机“昆仑45号”顺利完成吊装下井作业,目前正在组装调试,标志着隧道掘进机月底实现始发进入倒计时。
本次隧道掘进机吊装为嘉州路站至民安大道站区间右线,该隧道掘进机“昆仑45号”是一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机体总长约82米,总重(含后配套)约500余吨,盾体直径6.850米,刀盘直径6.885米。为确保隧道掘进机顺利下井,重庆公司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和技术交流会,持续优化隧道掘进机运输、吊装及调试等专项施工方案,加强技术交底,有序协调车站与隧道掘进机施工的工序衔接,科学合理调配人材机各项资源,做好吊具调试、人员安排、机械协调、安全控速等多项准备工作,全力确保隧道掘进机下井前置条件符合要求。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其中,嘉州路站~民安大道站区间右线全长1213.93米,该区间共采用2台复合式隧道掘进机,2台隧道掘进机均从本区间始发井进行始发,掘进过嘉州路站,在龙溪站大里程端进行接收。
隧道掘进机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隧洞施工机械,依靠机械的强大推力和剪切力破碎岩石,使隧洞掘进、出碴、衬砌、灌浆、采用激光导向等工序平行作业,实现一次出洞。隧道掘进机法对围岩扰动小,开挖面平整圆顺,超欠挖少,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实现连续快速作业,具有速度快、质量优、费用低、施工安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城建、交通等行业。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