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展消息 新春开年即冲刺!沈阳地铁坚持干字当头,奋力攻坚突破,全力加快地铁线路建设。2月9日,随着公务电话、专用电话、无线集群通信测试的顺利完成,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通信、信号工程顺利实现“通信通”目标,为后续供电、FAS、BAS、AFC、门禁等系统设备组网及接触网热滑、动车调试提供了通信技术支持与保障。
“通信通”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环节,通信系统也被喻为地铁的“神经网络”,构建了语音、文字、数据和图像等综合信息网络传输平台,实现了中心、车站、区间点对点通信功能,承担着列车运行调度、运营信息传输及为各专业系统提供数据传输通道的重要任务。
1号线东延线通信、信号工程由东软集团、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浙江众合科技、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承建。为确保“通信通”目标顺利实现,沈阳地铁集团和各参建单位科学管理、高效组织,按照“时间占满、空间占满”的原则,编制详细的施工调试计划,不断优化施工组织,现场安装调试人员多组并行,施工调试无缝衔接。
同时,为进一步抢抓进度,采取春节期间不停工、提前开展链路测试等措施,积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条件艰苦等困难,拉满施工“进度条”。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高效完成各站通信设备安装调试,最终顺利实现“通信通”节点目标。
1号线东延线全长16公里,西起既有1号线黎明广场站站后区间,东至双马站,设车站10座。随着“通信通”的实现,从各专业设备系统调试,到复杂的综合联调,再到运营管理指挥调度,都将拥有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也为1号线东延线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天津轨道交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轨道集团”)公布了2025年的发展规划,涵盖线路建设、运营优化、技术创新及服务升级等多个方面。此次发布旨在进一步提升天津轨道交通的覆盖率、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同时助力天津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运营成果回顾 客运量与线路里程 2024年,天津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2.38亿人次,同比增长7.8%。 运营线路总里程达317.2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区域。 轨道交通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28.7%。 服务与社会效益 轨道交通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沿线商业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带动就业增长约3.5万岗位。 二、2025年建设与扩展计划 新增线路与站点 2025年计划新增轨道交通里程约50公里,重点推进地铁6号线二期、10号线一期等项目建设。 新增站点覆盖滨海新区、武清区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预计新增站点将惠及100万市民,缩短通勤时间。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改造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计划在6号线试点运行无人驾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