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包括:8号线北延段、8号线东延段、24号线。
广州地铁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简称建设规划调整)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省市将共同争取国家批复。据此前公示,建设规划调整包括3条(段)新线:8号线北延段(滘心-江府)、8号线东延段(万胜围-莲花)、原8号线北延花都段拆解而来的24号线(广州北站-纪念堂)。
近日,广州地铁明确,推动一批地铁、城际铁路在年内动工建设。地铁方面,目前所有已批线路已开工,要实现年内开建一批地铁,须获得建设规划调整的批复。大湾区城际建设规划近期项目中,已批未建的线路包括:18号线往南延伸的南中珠城际、佛穗莞城际(原28号线)。
3条新线(段)都与8号线相关
6月16日,广东省发改委在回复公众咨询时表示,广州市已将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稿报至省发改委,且省发改委已按程序上报国家发改委。后续,省市将共同争取国家批复规划调整。具体项目及建设时序以国家批复为准。
建设规划调整的3条地铁新线(段)都与8号线相关。其中,第三期建设规划已批的8号线北延花都段(滘心-广州北站)将“一分为二”,一段为新的8号线北延段(滘心-江府),另一段拆解并延长为新的24号线(广州北站-纪念堂),二者在江府站换乘。另一条新线(段)为8号线东延段(万胜围-莲花)。
根据2020年9月规划调整环评公布的消息,8号线北延段长约9.4公里,设站4座,全地下线路;8号线北延段拆解线(即24号线)长约31.6公里,设站18座,全地下线路;8号线东延段长约18.0公里,设站7座,全地下线路。据了解,和环评公示的版本相比,正式上报国家的版本有所调整,主要是设站方面。
争取年内开工一批地铁新线
日前,广州地铁集团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落实“经济要稳住”要求,将加快推进在建的地铁、城际铁路新线建设,确保市重点项目投资任务扎实完成。同时,积极主动谋划,做实做细前期工作,推动一批地铁、城际铁路、大型综合体项目在年内动工建设。
目前,广州已获批的地铁新线全部处于施工状态,正全面推进10条(段)202公里地铁建设。其中,土建工程累计进度超过60%的是:11号线(市区环线)79%、7号线二期(大学城南-水西北)73%、3号线东延段(番禺广场-海傍)68%、5号线东延段(文冲-黄埔客运港)60%。
要实现年内开工一批地铁,须获得建设规划调整的批复。据了解,除了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广州正在抓紧第四期建设规划的相关工作,相比“打补丁”性质的规划调整,新一期建设规划将涉及多条新线。
南中珠城际、佛穗莞城际或年内动工
除了地铁新线,广州地铁还要推动城际线路在今年内开建。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大湾区城际近期建设规划,由广州地铁建设实施的线路之中,18号线往北延伸的广花城际(广州东站-花都天贵)、22号线往北延伸的芳白城际(芳村-白云机场)均已开工建设。
尚未动工的城际包括:18号线往南延伸的南中珠城际(南沙经中山至珠海),佛穗莞城际(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原28号线)。按照年内开工一批线路的计划,这两条城际都有望在今年破土动工。
根据南中珠城际的前期研究招标,线路由南沙往南延伸之后,拟分为东西两线,西线进入中山,东线经中山开往珠海。本月,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联合广州加快推动南中珠城际,争取西线今年底开工建设。届时,中山将一线直达南沙自贸区。
佛穗莞城际为东西向的大湾区快线主轴,与18号线、22号线等线路共同构建广州都市圈轨道快线网“十字形”主轴。线路在广州途经芳村、磨碟沙(琶洲西区)、琶洲、鱼珠、黄埔站、新塘等枢纽,在佛山可衔接广佛江珠城际,在东莞还有继续延伸的条件,未来将与深圳北向发展主轴实现贯通(跨线运营)。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经过多年积累,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建成10座加氢站和近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年,上海计划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