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深圳地铁14号线及三大枢纽工程顺利通过项目工程验收 。
本次项目工程验收范围包含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含坪山围站)及大运枢纽、黄木岗枢纽、岗厦北枢纽轨道交通部分(10号线岗厦北站、11号线岗厦北站、14号线岗厦北站、2号线岗厦北站改造部分、11号线福岗区间),共计验收18车站、20区间、2主所、1车辆段、1停车场。
本次验收在市轨道办、市住建局、市残联等相关部门的监督下,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成立了项目工程验收委员会,由来自深圳地铁建设集团相关部门及运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负责人组成了实体验收、档案验收、合同商务等三个专业验收组。
验收过程中,验收组在听取深圳建设集团四分公司建设管理、试运行准备和设计、施工、监理管理情况汇报的基础上,通过查验实体质量、核验档案资料和功能验证测试等方式,对14号线工程各专业进行了全面的“问诊”。
验收会上,验收委员会结合各专业验收组意见,经充分讨论,一致同意14号线通过项目工程验收。
据悉,项目工程验收涉及专业广、协调力度大。有关参建单位积极对接各相关部门,并制定详细验收计划,明确各方验收职责,顺利完成了项目工程验收。
接下来——
项目将对各专业验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逐项消化、闭合整改,真正将专家们的意见建议落到实处,精益求精地做好试运行各项准备工作,确保14号线按时保质保量开通试运营。
同时,联合体项目部将以此次项目验收为契机,强力推进交通疏解及绿化恢复工作,确保8月底完成交通疏解工作,实现优质高效还路于民。
项目工程验收标志着地铁14号线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为年内顺利投入试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据近日正式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2025年年底成都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纯电动或氢能源)。 在成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公交车。(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成都市要建设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来说,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比例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规划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站点持续优化快速公交、高峰快线、主干公交、社区公交等公交体系,新增及调整公交接驳地铁线路100条。此外,还将推动提升常规公交准点率,通勤时段常规公交平均车速提高至18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降低至5分钟。 据悉,目前成都公交共建成充电点位80余个,充电设备370余套,总充电量超4亿度,满足48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减少碳排放43万余吨。今年上半年,成都公交投用了8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下半年还将陆续上线20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