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当前正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三伏天。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广湛铁路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项目部驻地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城市——湛江市,近段时间以来气温持续攀升,高温天气、强烈紫外线等给一线施工人员带来严峻“烤”验。该项目部战高温、斗酷暑,针对高温天气开“凉”方、施“凉”策,确保工程安全有序推进。
入夏以来,为做好高温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该项目部严格落实高温劳动保护措施,合理组织施工生产,科学调整作息时间,按照“抓两头,歇中间”的原则,严格控制工人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他们还聚焦硬件设施送“清凉”,在盾构隧道施工现场,首次在南方天气中创新性应用隧道内冷水空调,并配备冷水机、增设洒水车等降温设备,为掌子面降温,改善作业环境,同时在隧道上下完善休息室设置,配足配齐空调、桌椅等基础设施,24小时供应绿豆汤,布设防暑“小药箱”,搭建“清凉驿站”,切实为一线建设者纳凉提供保障。
“夏季安全教育”也是一剂“凉”药。6月以来,该项目部持续广泛宣传夏季防暑降温、防火防灾注意事项,组织开展高温中暑应急演练、消防应急演练、防火防灾小讲堂等专项安全教育活动,使一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高温中暑急救方法,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他们还因人制宜,发现现场有位老同志谢荣具有一定医学知识,便邀请他为现场工人开“课”,普及安全应急救护知识。杂工班张新平、机加工车间杨金康、盾构工人高正君等都是受益者。
“平时随身携带一些泡有金银花或者荷叶的茶水,有利于清热泻火。若发现自己有中暑现象,可适当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也可适量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做到快速解暑。”张新平略有经验地说道,这是他从老谢那里学到的“防暑妙招”。
此外,该项目部还密切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配备流动体检车,邀请驻地医院医生深入施工一线,为300多名工人做好体检服务,包括血常规、心电图、胸透、内外科检查等在内的体检项目,受到工友们的一致好评。
开展“送清凉”活动
项目战高温、保施工也得到外部单位的关注和支持。7月15日,湛江市总工会走进项目一线,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把凉茶等防暑降温物资发放到一线建设者手中。为保证现场施工用电,7月20日,湛江市坡头区供电局与该项目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以服务现场施工为宗旨,确保迎峰度夏保供电。
连日来,该项目部筑牢防暑降温安全屏障,让广大员工切实感受到高温下的阵阵“凉”意,极大鼓舞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湛江湾海底隧道施工平稳推进,全长7352米的盾构隧道已掘进至2382米,其中进入海域段超1000米,力争在年底前完成2500米的海域段施工任务。
8月13日电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上半年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9%。通过统筹推进加氢网络建设,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 中国氢能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在营加氢站达到659座。其中,我国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除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之外,还有一批其他领域的能源项目抓紧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介绍,上半年核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等3个项目6台核电机组;投产10台水电和抽水蓄能机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也已经印发;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国新增130万台充电桩,是去年同期的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