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
南通地铁2号线首列车
正式亮相!
2号线计划2023年开通初期运营
南通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首列车今天交付,标志着我市首条地铁顺利运营一月有余的同时,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工作取得又一突破,形成“十字型”轨道交通骨架网络更进了一步。
刚刚到货的首列车
到底长啥样儿~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南通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
一期工程概况
南通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20.85km,总投资161.66亿元,设站17座,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2座,平均站间距1265米,设幸福车辆段1座,与1号线共享主变电所及控制中心。路起自崇川区幸福站,经由幸福大道、南通火车站、北大街、濠西路、跃龙路、青年路进入通州区,设终点站先锋站,呈“L”型串联崇川区和通州区,与1号线共同搭建起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工程于2018年10月26日全线动工,目前已实现“洞通”“轨通”,计划2023年开通初期运营。
南通城市轨道交通
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介绍
01项目概况
南通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采用全焊接铝合金B2型车体结构,共计21列/126辆,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最大载客量2132人,是在浦镇公司成熟CIVAS地铁产品平台以及多城市多项目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南通地区的自然条件、线路参数、供电条件、车辆限界及技术参数打造的一款具有南通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列车。
02车辆外观
车辆外观主题为“江豚戏水”,设计灵感来源于2020年11月12日习总书记在南通考察调研长江生态保护情况时江豚正好跃出江面嬉戏的场景。列车前脸凸起的前额犹如江豚的额隆,圆圆的头灯犹如江豚灵动的大眼睛,微弧线的尾灯犹如江豚微笑的嘴。车身的侧部腰带采用了线路色,腰带前部鱼跃而上,犹如江豚跃出水面。腰带门页处印有蓝印花纹,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经典纹样“梅兰竹菊”与“江豚戏水”进行艺术融合,体现了南通独特的文化底蕴。
03车辆内饰
车辆内饰主题为“瀚海佳境”,设计精致优雅,舒适大方。座椅背部深浅分色波浪造型与屏风板上掀的海浪形态柔和在一起,贯穿整个车内,动感而雅致。屏风板上的蓝印花纹造型生动活泼,趣味横生。拉手环采用江豚造型,增添了车内活力,与车辆外观主题相呼应。车门上方42.7寸超大LCD电子动态地图给乘客提供更佳的感官体验。门区中部精心设计的三叉扶手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最大程度的提升抓握感。车厢端部采用大镜面玻璃源头屏,提高了车厢美观度。车辆内饰高端大气,将细腻融入在了人性化设计中,江海文化和人文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乘坐体验更加舒适愉悦。
04创新性及亮点
安全在传统主动安全(安全运营近5亿公里的PW80E-II型转向架、关键电路冗余设计、满足SIL4等级的LCU控制单元)和被动安全(车体-车钩-防爬器三级碰撞吸能、EN45545及BS6853防火设计)的基础上,配置智能安全检测装置,列车安全升级。
节能列车采用轻量化设计,经计算,按50%能量反馈考虑,21列车连续运行时,每年大约可节约用电602万kw·h;叠加高性能的牵引系统可实现额定工况下的全电制动,能极大减少闸瓦的磨耗,降低运营成本。
环保列车采用全LED照明,车身采用水性漆涂料降低环境污染,内装材料和零部件选材满足TB/T3139规定,整车设计低碳环保。
舒适列车采用冷暖车厢设计,单节车厢温度可多级调节,温度控制更精准;空调滤网升级为抗菌防病毒过滤膜,病毒过滤率达到99%。车厢内增设USB充电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以便乘客应急充电使用。客室单个座椅宽度加宽至480mm(国内最宽)。
智能列车采用双通道冗余的MVB列车控制网络及以太网维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列车的智能化网络控制、健康诊断和智能运维,为南通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大数据中心储备技术。同时配置55寸透明显示OLED智慧车窗,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显示和灵活智能的触控操作为乘客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人机交互体验。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15日(春运第9天,农历腊月二十四)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114.1万人次,环比下降2.7%,比2019年同期下降46.8%,比2022年同期增长47.2%。其中: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11.1万人次,环比下降1.0%,比2019年同期下降17.8%,比2022年同期增长32.1%。 >> 公路发送旅客3134万人次,环比下降3.1%,比2019年同期下降51.7%,比2022年同期增长53.8%。 >> 水路发送旅客35.6万人次,环比下降9.1%,比2019年同期下降69.2%,比2022年同期增长3.3%。 >> 民航发送旅客133.4万人次,环比基本持平,比2019年同期下降23.9%,比2022年同期增长38.4%。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139.6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655.8万辆次,环比增长0.9%,比2019年同期增长6.4%,比2022年同期增长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