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14时,由重庆轨道集团建设的地铁9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鲤鱼池至后堡段开通初期运营,在广大市民的殷切期盼中正式开门迎客。
本次开通的两条新线,是既有地铁9号线、10号线的有力补充。
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起于渝北区兴科大道,止于渝北区花石沟,全长8公里,设车站5座,分别是春华大道站、兰桂大道站、中央公园东站、丛岩寺站、花石沟站,其中,中央公园东站与轨道交通10号线换乘。
线路建成并与9号线一期贯通运营,中心城区又新增一条南北向轨道交通骨干线路,促进沿线功能片区、产业园区协调联动发展。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鲤鱼池至后堡),起于10号线一期鲤鱼池站,止于后堡站。共设车站4座,分别是曾家岩站、大礼堂站、七星岗站、后堡站。其中,曾家岩站与2号线换乘,七星岗站与轨道1号线换乘。
线路建成并与10号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贯通两江四岸核心区,带动老城区城市更新,有力分担轨道交通3号线客流压力,实现江北机场、重庆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全城快速通达。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重庆市共规划布局32条、1812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其中中心城区“1环23线”,总长1312公里;主城新区8条、500余公里。中心城区“环+放射”型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已经形成,运营线路达13条、492公里,通车里程排名全国第8,客流量排名全国第7。“2023年除了这两条线路将通车之外,轨道5号线北延伸段、轨道18号线等线路也将开通。届时,重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500公里。”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2日消息,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月1日(春运第26天,农历正月十一)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348.6万人次,环比下降5.7%,比2019年同期下降49.3%,比2022年同期增长56.6%。 其中,全国铁路铁路发送旅客1024.5万人次,环比下降6.2%,比2019年同期下降9.5%,比2022年同期增长45.8%。 公路发送旅客3092万人次,环比下降5.9%,比2019年同期下降56.8%,比2022年同期增长61.8%。 水路发送旅客73.1万人次,环比增长1.1%,比2019年同期下降32.6%,比2022年同期增长52.4%。 民航发送旅客159万人次,环比增长0.6%,比2019年同期下降17.0%,比2022年同期增长38.9%。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250.3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704万辆次,环比下降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4.9%,比2022年同期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