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盾构机在南石路站暗挖端头破土而出,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南石路至燕岗区间(下称“南燕区间”)右线盾构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区间隧道双线贯通。广州地铁方面表示,目前广州地铁在建的10条(段)202公里地铁新线均有进展。
盾构机与既有隧道最小净距不到3米
据悉,十一号线南燕区间右线全长295. 575米,盾构自燕岗站始发后,自东向西掘进,到达南石路站暗挖段接收。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微风化含砾砂岩,岩层硬度较高,对盾构机刀盘、刀具磨损大。同时,盾构掘进需下穿既有运营地铁广佛线燕岗至沙园区间,盾构机与既有隧道最小净距为2.7米,对盾构掘进姿态的控制要求高,施工组织和安全管控难度大。
广州地铁及中铁五局的地铁建设者们多措并举,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及下穿过程中既有线的运营安全。在盾构始发前,对盾构机及后配套设施进行全面“体检”,并利用地质雷达扫描技术探查地层情况,确保盾构掘进过程中“知己知彼、对症下药”。盾构掘进时,对每环掘进参数及渣样进行筛分,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为应对硬岩带来的挑战,盾构掘进过程中采用高性能泡沫,减小刀具与土体的摩擦,从而减少刀具的磨损。施工过程中,地铁建设者们还运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及反馈监测数据,为顺利穿越提供技术保障。
截至目前,十一号线(火车站-琶洲-火车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86%。32座车站中,1座进行前期准备,2座已开通,16座已封顶,其余13座进行土建施工。32个区间中,1个已开通,25个已贯通,其余6个进行土建施工。赤沙车辆段及出入段线进行土建施工。9座车站及部分区间开始机电施工。
多条在建线路进度更新
除了十一号线(火车站-琶洲-火车站)外,截至2023年1月底,广州地铁各在建线路进度均有更新。
三号线东延段(番禺广场-海傍):土建工程累计完成84%。4座车站中,3座已封顶,剩余1座进行土建施工。4个区间已全部贯通,出入场线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广州新城停车场进行土建施工;4座车站进行机电施工。
五号线东延段(文冲-黄埔客运港):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3%。6座车站已全部封顶,除庙头路站外5座车站进行机电施工。6个区间及出入段线已全部贯通,进行剩余联络通道土建施工及短轨敷设。双岗停车场进行剩余土建施工,同步进行机电施工。
七号线二期(大学城南-水西北):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2%。11座车站中,9座已全部封顶,其余2座进行剩余土建施工;3座机电安装已全面进场,其余8座机电安装部分进场。11个区间及出入段线已全部贯通。姬堂停车场正在进行土建及机电施工。
十号线(西塱-石牌桥):土建工程累计完成66%。14座车站中,1座进行前期准备,6座已封顶,其余7座进行土建施工。14个区间中,7个已贯通,4个及出入段线进行土建施工,其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2座车站进行机电施工。广钢新城车辆段进行土建施工。
十二号线(浔峰岗-大学城南):土建工程累计完成61%。25座车站中,12座已封顶,其余13座进行土建施工。24个区间中,5个已贯通,14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5个进行前期准备。槎头车辆段及2个出入段(场)线进行土建施工,大学城南停车场进行土建及机电施工。
十三号线二期(朝阳-鱼珠):土建工程累计完成62%。23座车站中,9座已封顶,14座进行土建施工。23个区间中,10个已贯通,其余13个进行土建施工。出入场线已贯通,鱼珠停车场、凰岗停车场及盖体进行土建及机电施工。
十四号线二期(嘉禾望岗-广州火车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44%。8座车站中,4座已封顶,2座进行土建施工,剩余2座进行前期准备。8个区间中,3个已贯通,4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1个进行前期准备。
十八号线后通段(冼村-广州东站):土建工程累计完成27%。广州东至冼村区间进行土建施工。
二十二号线后通段(陈头岗-芳村):土建工程累计完成31%。4座车站中,1座已封顶,3座进行土建施工。4个区间中,1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3个进行施工前准备。
(注:以上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标准站名应以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准。)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