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一局华南公司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四工区,第1个始发、第1个洞通的泥水盾构区间——长春北路站~下村站区间左线隧道顺利贯通。
120个日夜,披星戴月
历经120个日夜守护,35人披星戴月,地下20米,直径6.48米的泥水盾构机扎实地走完728米的旅程。长春北路站~下村站区间成为深圳地铁暨中建股份在深地区首个在粘土、富水砂层中采用泥水盾构施工顺利洞通的项目。
穿越104栋老建筑,平稳推进
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存在104栋老建筑,隧道区间穿越自来水管、雨污水管、燃气管等区域主管网,房屋、管线建设年代久、状况差。项目团队攻坚克难,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采用低应变检测、地震波法探桩、地质雷达扫描、CCTV闭路电视扫描等技术,探明孔洞、房屋基础形式,在砂层中掘进,严格控制泥浆性能、泥水压力、推进压力,在粘土地层中多次泡仓处理泥饼,通过反复洗仓、提高泥浆黏度,降低推进速度、提高刀盘转速,保障排渣顺畅,确保盾构推进平稳有序进行。
多项成果,技术护航
应用5项技术,提高掘进效率、打造精品隧道。以长春北路站~下村站区间泥水盾构施工为研究基础产出4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省部级工法、7篇论文,实现科研攻关与施工实践的紧密结合。其中,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就地处置盾构土变废为宝,是“双碳”技术在盾构施工领域的应用典范。
“四无隧道”,“建证”匠心
设置三道防水胶条,对管片逐环检查,粘贴实名标志牌,践行无渗漏、无错台、无破损、无污染的高标准建设要求,确保483环丝丝入扣,每一片管片、每一个胶条、每一次拼装、每一环注浆都凝注着一线人员心血,“建证”中建一局匠心。
【读特新闻+】
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四工区项目
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四工区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包含三站三区间,线路总长3689.61米,区间总长2361.56米,主体结构建筑面积约为8.44万平方米。线路建成后将与深圳地铁13号线一期贯通运营,有效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融合。
2024年厦门完成公路、铁路、公交场站等交通建设项目投资95亿元,厦金大桥、厦门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新324国道提升改造稳步推进,8.13亿人次畅享厦门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绿色出行。 15天上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丹蓉做客厦门市政府网,介绍2024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码用户数已超470万 据统计,2024年,全市对外交通客运总量为11309.3万人次,同比增长7.97%;其中,铁路5639.6万人次、民航2790.7万人次、公路2435.3万人次、水运443.7万人次。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13亿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地铁2.67亿人次,快速公交(BRT)0.82亿人次,常规公交4.64亿人次。 2024年,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一码五场景通乘的城市,并实现了支付宝App上线、全国老年人刷码免费乘车和外籍人士境外手机刷码乘车等功能应用。目前,厦门交通码用户数超过470万,累计使用量近1亿人次。 厦金大桥建设取得突破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动工建设至今,已取得多个突破进展。项目主体土建部分五个标段已于2024年1月全线开工建设,岛内观音山通往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2497米栈桥顺利合龙,刘五店航道桥东锚碇钢沉井成功着位,东主塔桩基浇筑完成,正式进入水上施工阶段;项目上部钢箱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