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地铁集团获悉,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高架桥梁全线贯通,距离建成通车又近一步。
上午,位于黄家湖西路与白沙洲大道之间的施工现场,长江日报记者看到,高架桥梁作业面上,施工人员正在浇筑最后一车混凝土。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二级项目经理殷磊介绍,为了保证工程节点,春节期间没有停工,每天倒排工期,根据土建施工进度及时调整轨道施工计划,按照“先交先干,随交随干”的模式组织施工,土建施工完一个作业面,铺轨便无缝衔接。
“轨道铺设时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进行精调,浇筑前精度控制在±0.5毫米以内。”殷磊说,目前轨道铺设双线仅剩下最后1600米,即将全线轨通。
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根根桥墩矗立,外观如大理石般细腻光泽。施工方中铁上海工程局市政环保公司项目经理卜永利说,桥墩采用定制钢模,钢模使用前打磨光滑,避免浇筑后产生瑕疵。每根柱子由百余方清水混凝土24小时不间断浇筑而成,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保证统一,砂石色泽粒径均匀;浇筑完成采用养护膜覆盖,确保内实外美。
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位于白沙洲大道与黄家湖西路之间,起于红霞村站,经过科技大学站,与5号线中医药大学站相接。该线路长约2.61公里,均为高架线路,共设2站2区间,计划今年建成。
该线路连接主城区与黄家湖大学城,沿线周边有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等高校以及多个小区,高校师生加上周边居民约20万人,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目前,武汉科技大学、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师生乘坐地铁还需要骑行单车“摆渡”,到5号线湖北中医药大学站上车。该线建成后,这2所院校师生出校门后,步行约5分钟,就可以进入最近的地铁口。
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建成后与5号线贯通运营,黄家湖大学城的学生从武汉站东广场站乘坐地铁可直达到校。
据四川省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目前,成都地铁已累计开通运营13条线路共558公里,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乘次,线网运行图准点率99.99%、兑现率100%,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超600万乘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预计到“十四五”末,成都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将超850公里。 2017年至2022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位于全国前列,仅2020年就一次性开通5条线路共216公里。当前,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和30号线一期、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S5线)等10条线路建设正全速推进,多个在建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10条在建线路中94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盾构累计掘进占设计总量的77%。其中,8号线二期已实现全线洞通;连接双机场的时速160公里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正线整体机电安装完成95%,预计今年四季度开通初期运营。另外,市域铁路成德线(S11线)即将开工,市域铁路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线)正在加紧推进前期工作。 成都正以轨道交通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强化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圈发展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