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石家庄市平山县人民政府网站消息,
平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近日发布公告,
就编制完成的
《平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以下简称《规划》),
进行公示并向社会征意见。
《规划》显示,未来,平山县将结合大宋铁路改造,规划建设西柏坡客运专线,融入石家庄公共轨道交通网络。
此次规划范围、发展目标公布
该规划是对《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及《石家庄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的落实和深化,是平山县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和基本依据。
规划范围:平山县行政区划范围,面积2643.67平方公里,包括12镇11乡,717个行政村。
发展目标:该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①2025年规划近期年
到2025年,国土空间格局得到有效改善优化,生态屏障作用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显著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改善。各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平山县旅游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在全县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得到稳步提升。初步实现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以钢铁产业为主导,多种新兴产业同步发展的多元产业结构。
②2035年规划目标年
到2035年,与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经济强县、美丽平山,成为省会西部市域副中心城市。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提升,生态系统更加完善。构建多元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绿色转型发展,形成城乡共荣的发展态势,全面融入省会都市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大格局。
③2050年远景展望年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彰显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城市,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生态城市、休闲城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承的典范城市。
规划建设西柏坡客运专线
融入石家庄轨道交通网络
《规划》共分规划总则、明确城市目标与战略、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促进平山特色农业农村发展、构筑省会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升中心城区空间品质、传承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城乡设施支撑体系、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10个部分。
在完善城乡设施支撑体系方面,《规划》提出,要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其中,“铁路及场站”方面,将积极推动敬业铁路专用线建设,结合大宋铁路改造,规划建设西柏坡客运专线,融入石家庄公共轨道交通网络。
新闻多看点
据悉,大宋铁路是石家庄的一条地方铁路,建于1958年-1960年,该铁路东南起石太铁路石家庄西二场(原大郭村站),西北接朔黄铁路西柏坡火车站,全长27公里,设有5个车站。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加速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大宋线曾开办过客运业务。
而有关平山的铁路建设,此前就有过谋划。
2017年1月印发的《河北省轨道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曾提出,要推进普速铁路建设,布局形式为“六纵八横多联”。而作为“八横”之一的朔黄通道,以朔黄铁路、沧黄铁路为主干,途经石家庄平山。
2021年5月,《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其中明确,要优化铁路运输通道布局,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要率先形成石家庄轨道交通网络主骨架,依托既有铁路资源,积极研究开行市域(郊)列车。
同年公布的《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完善现代交通网络、打造轨道上的石家庄将是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中,在“都市圈城市轨道网络”方面《纲要》提出,要重点谋划覆盖全市的市域(郊)铁路网络;研究利用国家和地方铁路富余能力开通市域(郊)铁路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有关规划石家庄至平山市郊铁路的建设,也为代表委员所关注。2021年的石家庄市两会上,杨允石委员就曾提出提案,建议规划石家庄至平山至西柏坡市郊铁路项目。
对此,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答复中表示:石家庄至平山至西柏坡市郊铁路,符合石家庄市在编综合交通规划的有关要求,建议石家庄市轨道办将其纳入轨道线网专项规划,待轨道线网专项规划方案稳定后,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会统一将其纳入石家庄市在编的综合交通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
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轨道交通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成都轨道集团总调度长徐安雄介绍,目前,成都地铁累计发送乘客超95亿人次,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常态化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线网运营水平与各项关键运营指标持续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如何继续提升市民乘客通勤体验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场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将采取运力错峰配置、精准投放大站空车、快慢车差异化开行等措施,划梯度、分层次精细化配置线网运力,推进重点车站的扩能改造,满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确保运营线网高效运行。 成都在国内行业首创的“文明365”服务长效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徐安雄说,成都以提供全龄友好出行服务为目标,开展“轨道文化进校园”,打造“儿童乘车体验馆”互动平台、母婴候车室、高低位爱心窗口等全龄友好设施,设置无障碍的渡板、电梯、卫生间、盲文盲道等服务设施。 为了向乘客提供一体化便捷服务,只需下载一个APP,即可实现跨城乘坐轨道交通,徐安雄介绍,“成都先后与重庆、西安、南昌、郑州、广州等5座城市实现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关联互通,市民乘客一码在手畅游无阻。” 在乘客体验方面,15座车站上线“同站过街”服务,所有地铁线路实现“列车分区控温”,6座车站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