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的浇筑完成,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百步亭站—丹水池站区间明挖段主体结构封顶,成为武汉地铁12号线江北段首个长江一级阶地封顶的站点,为下一步转序盾构区间隧道施工提供作业场地及充足的时间保障。
百步亭站—丹水池站区间全长3.06千米,包含2站2区间,分别为百步亭站、丹水池站、兴百区间、百丹区间,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管理,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
此次封顶的百丹区间明挖段总长234米,为地下二层三跨框架结构,未来将承担盾构始发及正线与出入场线进行换车功能。
“百丹区间明挖段位于长江Ⅰ级阶地,地下水对基坑开挖完全是最严峻的考验。”项目总工耿志刚说,明挖段位于解放大道与百步亭路东北侧,距离长江直线距离仅1.5千米,地下水量丰富,地质软弱。要在如此地层中开挖长234米、宽36米、深23米的深大基坑,无异于在“豆腐块里打基础”。
为此,项目团队采用落底式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体系。“好比在江水和基坑间,建一面地下隔水屏障。”耿志刚解释,该隔水屏障由104幅宽6米、深50米、厚80厘米的地连墙逐片连接而成,地下连续墙墙缝设置三重管高压水泥旋喷桩。在隔水屏障内侧,则通过分级探挖,对有渗水部位,及时采用快速凝结水泥砂浆封堵同时预留注浆管,再进行注浆封堵;有较大渗漏水部位,在对应墙缝外侧地面打设袖阀管进行注浆封堵,深度至基坑底以下。对可能渗水部位,采用钢板无缝焊接并充填高强度水泥砂浆。与此同时,同步在基坑内设置23口降水井,配合施工分级抽水……在多项防水“组合拳”下,明挖段施工中未出现一例渍水险情。
5月6日上午9时许,记者现场看到,该明挖段基坑距离轻轨1号线只有30米。据介绍,为避免对既有线路产生扰动,基坑随开挖依次及时安装2道混凝土支撑及2道钢支撑,基坑的稳定才能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同时,在轻轨桥墩4面安装监测芯片,24小时监测沉降变形等相关数据,确保轻轨1号线安全运营万无一失。
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是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射线”骨架结构线网规划中唯一环线,全长约59.9公里,共设车站37座,开通后将与18条地铁线路实现换乘,是江城地铁线路中当之无愧的“换乘之王”。此次百丹区间明挖段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后续盾构下井组装和顺利始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 2022年,铁路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统计公报》显示: 一是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力有效。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9.84亿吨,比上年增长4.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6.73亿人。 二是铁路运输安全保持稳定。2022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 三是铁路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82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4.2万公里。 四是铁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发布铁路国家标准6项、铁路行业标准31项、铁路行业计量规程规范2项。发布由我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铁路联盟(UIC)、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