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轨道五期顺利开工建设。其中,15号线计划6月底前开工建设,17号线一期、19号线一期、20号线二期、22号线一期、25号线一期、27号线一期、29号线一期、32号线一期、10号线东延(深圳段)、11号线北延(深圳段)等10条线路将按照“成熟一条、开工一条”原则加快推进,规划线路总长185.6公里、总投资1952亿元。据悉,本次规划线路数量及里程均为深圳历史之最。
市域地铁实现全覆盖
跨市轨道交通联系进一步加强
深圳已开通运营16条地铁线路,总计547公里。此次五期规划突出区域协调发展,将有效优化目前轨道交通供需结构。其中,19、32号线将极大提升东部坪山、大鹏片区地铁服务,实现大鹏地铁零的突破;17、22、25、27号线将增加福田、罗湖、龙华等中心区地铁密度;15、20、29号线将进一步完善西部宝安、前海片区地铁网络;10号线东延(深圳段)、11号线北延(深圳段)突破行政区限制打通深莞两市“断头路”,进一步加强跨市轨道交通联系。
支持重点区域高标准建设
支撑先进制造业布局
为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优化产业空间形态,深圳规划布局了21个重点区域、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未来将成为全市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聚集区域。五期规划将发挥交通先行引导作用,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快速合理流动,支撑城市重点区域、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全力保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其中,15号线支撑西丽高铁新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点区域,25号线服务大浪服装基地、宝安石岩先进制造业园区等。轨道五期建成后将覆盖全市85%的重点区域、80%的先进制造业园区。
不仅如此,五期规划还着力提升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覆盖率。其中,15号线覆盖腾讯“互联网+”未来科技城项目,19号线覆盖荣耀、中芯国际等企业,25号线覆盖华为坂田基地,15、27、29号线衔接西丽枢纽,20号线衔接机场东枢纽等,将助力重大项目提质增效。
加强公共设施轨道衔接
助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在民生服务领域,五期规划将进一步扩大对重大医疗、文化、教育、体育、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设施覆盖,推动全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均衡发展。其中,17号线覆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5号线覆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19号线覆盖坪山高中园、27号线覆盖南方科技大学及大学城体育中心、22号线覆盖观湖片区保障性住房等。
深圳轨道交通五期规划线路2028年全部建成通车后,全市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831公里,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五,将为深圳构建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大便利。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