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下的轨道交通列车飞驰、全线网运营拥有“最强大脑”、轨道交通桥梁安全有24小时监测……这样“聪明”的重庆轨道交通正在逐渐成为现实。8日,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以下简称“轨道集团”)发布消息称,当前,重庆轨道交通也正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重庆首条无人驾驶的轨道交通线路24号线建设提速,集团线网管控中心COCC室“最强大脑”计划年内投用。
△24号线茶涪路站效果图
重庆首条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提速
近日,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火焰八号”TBM顺利始发,线路建设再提速。作为重庆轨道交通智慧化示范线,这条快速建设的线路智慧化特点突出:全自动驾驶、场景化运营、云化物联网。
“与传统驾驶模式相比,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下的列车遇到突发故障时应急处置反应速度更快。”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轨道交通24号线是重庆首条无人驾驶的轨道交通线路,将组合各种智慧车站场景,在重点车站实现数字化车控室、三维驾驶舱、乘客行为AI分析等智慧车站场景。
此外,24号线将考虑采用的“3+3”灵活编组运营模式,在平峰时段,6编组列车分解为两列3编组列车,下线冗余运力,高峰时段,3编组列车则再度联挂为6编组列车补充运力。根据不同时段的客流量改变运行列车编组数量,既可提升高峰时段的载客量,又可有效降低平峰时段的运营能耗。
“最强大脑”计划年内投用
“现在我们的计划列车运行图依靠人工编制,1个人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完成。COCC将实现自动编制计划列车运行图的功能,短时间内便可以自动成图,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轨道集团线网管控中心COCC室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说。
△调试中的cocc系统
COCC即综合运营协调指挥中心,可谓轨道交通运营的“最强大脑”,依托智慧化大数据平台,COCC具备线网运营监察、应急协调指挥、运营辅助决策、信息管理及移动应用四大功能,目前,COCC处于调试阶段,计划年内投用。
充满“智慧”的COCC将集合重庆轨道交通全线网行车、客流等海量生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为优化运营组织提供决策建议,构建起轨道交通与公安、消防、气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应急协同联络机制。“投用后,能增强线网运营应急事件应对能力,提高运营组织效率与市民出行效率。”上述负责人说道。
△蔡家轨道大桥
桥梁“健康”可24小时监测
重庆轨道交通专用桥、公轨两用桥数量在全国已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中名列前茅。如何保障轨道交通桥梁的安全?重庆的答案同样富有“智慧”——构建集检测、监测、管养于一体的城市桥梁智能运维综合管理平台。
“通过自动化、智能化传感器及监测设备,桥梁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在线全天候实时监测桥梁信息,跟踪桥梁因环境因素、损伤或退化而产生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可能影响行车的相关因素,实现全方位评估与智能预警。”轨道集团工务维保相关专家介绍。
未来,轨道还将推广应用轨道交通智能基础设施工务运维平台、城轨供电智能运维平台、轨行区异物侵限主动安全智能监测系统等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促进重庆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
国际客车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2023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2023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2023年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万辆和3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7.9%,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0%。 2023年1-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3万辆和25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16.4%。 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2023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